昨天,商務部公布了最新一批獲成品油和原油批發資質的企業名單。《第一財經日報》發現在新名單中,中石化集團旗下多家山東地方企業未能獲得新的成品油批發權。
相關人士稱,這是因為中石化集團內部機構改革、理順成品油批發權責關系所致。該集團將逐步把大部分成品油業務向上市公司中石化(600028.SH)集中。
地方成品油企業被撤并
在昨天的最新公告中,包括 中國船舶燃料供應連云港公司、云南陸地石油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獲得了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也拿到了原油銷售經營資格。而山東省石油集團總公司、中國石化山東濟南章丘石油分公司、中國石化山東濟寧兗州石油分公司、濟寧鄒城石油分公司等6家企業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被注銷。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山東省石油集團屬于中石化集團,該公司經過機構改革和內部變動,目前已經沒有成品油批發業務。所有山東省的成品油批發,都由中石化下屬的山東省石油分公司運營。
除了山東省之外,中石化批發資質的變化也體現在了其他省市公司。
商務部去年12月17日發布的第83號公告中提到,中石化河南洛陽偃師石油分公司、孟津石油分公司、河南濮陽臺前石油分公司、河南濮陽南樂石油分公司等20多個當地中小型石油公司批發經營資格予以注銷。
占據國內成品油老大地位
此前商務部曾統計,全國共有成品油批發企業2512家,中石油、中石化全資或控股的成品油批發企業1654家,占批發企業總數的65.8%;其他國有及民營成品油批發企業858家,占批發企業總數的34.2%。
而對于國內成品油行業龍頭的中石化集團而言,新的辦法同樣也促使其本身不斷調整和理順公司的相關批發流程和經營方式。
根據記者的進一步求證,目前中石化集團的思路是,將其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向中石化股份公司轉移,厘清集團和股份公司的權責關系,從而促進股份公司做大成品油批發和零售業務。這也符合產業集中原則:通過更趨完善的上游生產,以及下游配送和加油站銷售,從而提升中石化的成品油銷售規模。
今年1月,中石化股份公司宣布,將從母公司中石化集團收購5家煉油/化工廠的全部權益或控股權;并且有河南、河北兩省高速公路沿線的63個加油站的經營權被納入旗下。今年2月,中石化湖北分公司將原民營石油公司天發集團的64座加油站一并收納,收購總價在40億元上下,為其下一步占據國內成品油老大地位“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