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獨立、委內瑞拉和美國之間的爭執,對中國這個石油進口依賴度達一半的國家影響深遠
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的科索沃,擁有塞爾維亞大部分的礦產資源,可這并不是其它大國覬覦的簡單理由,爭奪它的控制權才是西方和俄羅斯的真正目的。
美國和歐盟支持科索沃宣布獨立,是想把巴爾干半島變成西方國家的“后院”,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在東歐地區的影響力;俄羅斯撐腰塞爾維亞,則是不甘心自己的勢力范圍被進一步壓縮從而危及俄本土的安全;對于中國和其他國家來說,這四方博弈下的國際原油價格走勢才是真正關心的問題。
現如今俄羅斯的發展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非常不同:工業產品出口不強、內需不盛,只是依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來融為世界經濟重要的一環。在世界范圍里發生的能源緊張的局面下,俄羅斯擁有了能源這個最犀利兵器來制約其他國家。巴爾干半島的位置恰巧是俄國取道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向希臘等歐洲國家直接輸送能源的長遠戰略點。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俄國不太可能讓步,甚至可能動用能源牌來進行報復。歐盟想要降低對俄國的能源依賴,就要增強從其他產油國輸入能源的能力。在美國和歐盟的計劃里,一條取道巴爾干半島,連接中東和中亞的輸油管道,已然清晰。在兩方面都不會退讓的局面下,無論誰采取什么樣的行動,都直接影響到了國際能源價格特別是歐洲的能源價格走勢。
而結果只有一個:就是石油價格的上漲。
石油價格本身似乎存在著一種平衡力量:在油價過高時會抑制經濟的增長,而當經濟下滑的時候油價又會出現下跌——當油價每上升10%,全球GDP 就會下降0.4%,這個數字在原有依賴程度更高的非洲國家會更高。油價上漲對中國已經高位運行的CPI數據無疑又是一種拉升。
四座大山:國際油價、國際天然氣價、國際煤價、國際糧食價格,將迫使中國現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和嚴格的能源價格管制政策受到嚴峻挑戰。房價沒有下來,加上這四座大山的上漲,這占據中國國內消費比重相當高的五大因子同時發揮作用,對內需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再加上對美歐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挫,從實體經濟來考慮中國將面臨增速大幅度放緩的危險,中國央行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我們期待不久將會到來的放寬緊縮的政策。因為價格因素的影響,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能源價格的管制或許會出現松動跡象,那樣受益的將會是中石油等掌握油氣資源的公司股價;糧食價格管制政策也同樣不能再繼續,農民種植糧食的成本已經越來越高,某些地方已經出現了蝕本的農作物種植,如果繼續再加以嚴格管制,后果將是惡性循環,而財政補貼只可支撐一時;如果完全放開,價格成本傳遞到所有行業,結構性漲價恐變為全面通貨膨脹。所以,微調式的放開是因應之舉,也能夠放出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給市場參與者。
具體到投資品種上面,這次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會繼續推高歐元兌美元的價格,而向來與原油同步的黃金價格會繼續攀升但是漲幅應當有限,黃金期貨期權的投資者應當慎重比較交易成本的大小后再作決策;其他有色金屬價格也會相應小幅上漲;糧食概念的投資渠道應當繼續追捧;中石油等認購窩輪又重現機遇,預計奧運前的這種價格改革應該完成,所以7-8月份到期的認購窩輪有相當的投機價值;國內調控既然會沿著微調的步伐來進行,那么一般投資者最好不要選擇短進短出(除非有印花稅下調來救市的政策出臺),中長期持有才可獲得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