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消費稅新規將助乙烯業發展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2-25 證券時報 關注度:0]
摘要: 財政部、國稅局日前發出的《關于調整部分成品油消費稅政策的通知》指出,自1月1日起,取消石腦油、潤滑油、燃料油等產品銷費的優惠消費稅率,但用于乙烯等生產的石腦油仍免稅至2010年。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部分燃油稅的調整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
財政部、國稅局日前發出的《關于調整部分成品油消費稅政策的通知》指出,自1月1日起,取消石腦油、潤滑油、燃料油等產品銷費的優惠消費稅率,但用于乙烯等生產的石腦油仍免稅至2010年。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部分燃油稅的調整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部分行業專家認為此次燃油稅的調整或許是國家欲調整成品油價格的一個信號。
通知顯示,自2008年1月1日起,包括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在內的消費稅調整為0.2元/升,燃料油的消費稅為0.1元/升,此番調整后,石腦油、溶劑油及潤滑油及燃料油的消費稅分別增加193.9元/噸、179.48元/噸、225.2元/噸, 71.05元/噸,提高幅度為233%。
據了解,由于上述產品在國內市場所需的份額不僅相同,因此所帶來的市場的影響不同。在中石化、中石油兩公司里,溶劑油、潤滑油和燃料油屬于小產品,占兩公司產品油產量僅6%左右。因此,不會受此次消費稅影響。
而石腦油政策的調整對于國內乙烯行業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影響。據了解,石腦油是生產乙烯的主要原料,近幾年海關數據顯示,隨著我國乙烯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對石腦油的需求越來越大,目前我國約有55%的乙烯及下游產品依靠進口,已經從2004年全年5萬噸暴漲至2007年全年107萬噸。
中金公司研究員張金濤認為,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乙烯進口關稅僅2%,且目前的暫定關稅為0,沒有進口配額管制,進口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內乙烯及下游產品價格。在此情況下,如果對進口石腦油、國產用作化工原料的石腦油繼續征收消費稅,將從一定程度上擠壓國產乙烯及下游產品的利潤空間,降低國內乙烯行業的競爭力。
根據新的政策規定,2008年至2010年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的石腦油將免征消費稅,這樣就可以降低煉油及其化工一體化的大煉廠的成本,這對于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一種輕微的利好。按照2007年中國石化約2300萬噸的石腦油產量計算,以前每噸石腦油需要繳納 83.1元/噸的消費稅,現在可以少繳19億元的消費稅,帶來每股收益約0.0165元。同樣,中國石油可以可以少繳納7億元的消費稅,帶來每股收益約 0.003元。
根據新燃油消費稅率,進口燃料油的成本將上升近10美元/噸,這是地方煉廠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這勢必會造成地方煉油廠相對于中石化、中石油的競爭力競爭力進一步削弱,兩大公司煉油市場份額的提升。“此次燃料油消費稅的調高是政府利用價格杠桿調整燃油市場的供給需求的,或成為市場成品油調高價格的一個信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對記者如是說。
國泰君安研究員楊偉分析稱,國家調整燃油稅的初衷是限制石腦油、燃料油等資源性產品的出口,但與此同時,此次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導致地方煉油廠進口燃料油提煉成品油的利潤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被壓縮。當前,地方煉油廠過去兩年進口燃料油加工成品油只繳納30%的消費稅,此次明確規定按照100%征稅,相當于煉油廠成本增加100元/噸,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地方煉油廠的生產積極性。在目前原油期貨價格再次突破100美元/桶的背景下,出現油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中金公司張金濤認為,從前期國家下調石腦油進口關稅到這次直接減免進口消費稅來看,國家從生產環節和進口環節雙雙齊下支撐乙烯產業,除了支撐國內迅猛發展的化工業外,在一定程度上鼓勵進口以減少乙烯產業對國內汽柴油生產的影響。在2007年下半年的油荒中,冶煉廠減少乙烯投放料的產出,增產汽柴油,對緩解油荒產生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