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世界每天有一半的石油轉運必須通過6個“卡脖點”,石油供應中斷的風險已使油價逼近甚至超過每桶100美元。
根據這份報告,每天有大量滿載石油的船只要通過大大小小的海峽,有的海峽寬達21英里(約34公里),最窄的只有110英尺(約34米),這些船只的石油運輸總量約4300萬桶。
這些“卡脖點”經常受到地緣政治影響,海盜活動也日益猖獗。EIA近日在《世界石油運輸卡脖點》報告里說:“這些卡脖點使油輪置身于海盜、恐怖襲擊、戰爭和敵意的政治動蕩威脅之中。油輪一旦出事,就可能造成嚴重的石油泄漏。”只要在這些卡脖點出事,哪怕只是暫時的堵塞,都會造成能源成本的大幅增加。
每天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大約有1650萬至1700萬桶,這條海峽位于阿拉伯半島北部,朝向伊朗方向,寬21英里,是波斯灣連接阿曼灣和阿拉伯海的重要水路。日本四分之三的石油供應都依賴于這條海峽,其余石油被運往美國、西歐和其他亞洲市場。除了當前的政治局勢緊張和恐怖襲擊,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布下的水雷仍然構成威脅。
馬六甲海峽每天的石油通過量也有1500萬桶,它連接著印度洋、南中國海和太平洋,位于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之間,最窄之處寬1.7英里(2.7公里)。來自波斯灣和西非的石油都通過這里運送到亞洲和太平洋沿岸的消費者手中。
EIA的報告稱,在馬六甲海峽,目之所及到處是污染,而且船只碰撞、原油泄漏、恐怖威脅和海盜活動時有發生。負責監視海盜活動的聯合國國際海事局指出,與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10月的海盜事件上升了17%。
在土耳其海峽,雖然每天只有240萬桶里海石油通過海峽從波斯灣運往西歐和南歐,但卻是一個主要的卡脖點。這條水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最窄之處只有半英里(約800米)寬,是過往船只事故的頻發地段。
雖然很多卡脖點可以有替代路線運輸石油,比如土耳其海峽,但運輸成本要增加很多,因而不是永久性的解決方案。EIA指出,國際能源市場需要可靠的石油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