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美國紐約州的居民體驗了前所未有的生活經歷,一方面是戶外溫暖的陽光,另一方面卻是同樣“熱氣騰騰”的取暖賬單。在溫暖的冬天要花更多的錢取暖,聽起來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則是近期攀高的油價。
1月7日,家住紐約布魯克林的瑪克辛·辛普森收到了一份高達1200美元的取暖賬單,隨后她立即關了使用熱水的供暖系統。74歲的辛普森女士說,為了節約燃油,家里的取暖器只是每天早晚各開1小時,但取暖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上周購買100加侖的燃油就花去330多美元,而這些燃油僅能使用3 周。
雖然今年紐約的冬日還算溫暖,但由于燃油和天然氣價格大漲,紐約家庭的采暖費卻比以往都高。今年紐約州民用燃油的平均價格是每加侖3.5美元,比去年同期高1/3。
“紐約人本周收到取暖賬單后大吃一驚,”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E·舒默說,“高昂的取暖成本對老年人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收入較為固定,價格上漲使他們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魯比·林賽·羅伯茨還記得1956年的一加侖民用燃油僅需16美分。而半個世紀后的今天,羅伯茨女士開始擔心用不起燃油了。
“這樣的日子再過3天我就受不了了,”86歲的羅伯茨女士說,“感謝上帝這幾天還不太冷!
羅伯茨女士說,她的燃油供應商已代替她領取了420美元的聯邦救助款,比去年多了20美元。羅伯茨51年來一直從這家供應商購買燃油,最近供應商很慷慨地向她供應了100加侖燃油,但同時通知她如果無法繼續付款,公司就不得不中斷燃油供應了。因此,羅伯茨向州政府提出了應急津貼的申請。
紐約州家庭能源援助計劃主任菲利斯·莫里斯介紹說,按照聯邦規定,如果家庭的取暖用油儲備不足10天而又無力支付更多的購油款,那么他們就能得到600美元的應急津貼。按照今年夏天的燃油價格,這些應急款足夠購買200加侖的燃油,但現在只能勉強買到175加侖。
一些天然氣消費者也感受到了漲價帶來的壓力。
卡蒂·艾伯特與男友在托納萬達擁有一套兩居室的公寓。為了節約天然氣,艾伯特使用了電取暖器,并將溫度控制在15℃,但盡管這樣,她的取暖賬單還是翻了一番!拔宜X時蓋著兩床毛毯、一床羽絨被,可還是覺得冷”,艾伯特說。
25歲的艾伯特女士是美國國家燃氣公司的用戶,去年11月份她的取暖費為190美元,到12月這個數字就翻了一番達到368美元,比2006年同期也多了100美元。
在紐約市區,情況似乎有所緩和。負責向30萬戶居民供應取暖用天然氣的聯合愛迪生公司表示,用戶今年的月平均取暖費僅會比去年上漲18美元,約為3.6%%。這是因為為防止價格急劇上升,公司已提前三年逐步提高天然氣價格。
燃油價格上漲,同樣給州政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紐約州臨時救濟及殘障補助辦公室專員大衛·A·漢索爾說,今年冬天已有658000戶低收入家庭領取了聯邦補助以支付取暖費用。雖然低收入家庭的數量比去年有所減少,但取暖成本的上升卻使實際的補助支出高了很多。
漢索爾所在的部門主要負責紐約州供暖補貼的發放,它們已將每戶家庭能享受的最高補貼從去年的440美元提高到540美元。但這將近25%%的增加,在紐約市還不夠買30加侖取暖燃油。按照每戶需要使用800加侖燃油計算,漢索爾估計每個家庭今冬的采暖費用在2400美元以上,比去年增加了300 美元。
然而,面對高漲的油價,州辦公室和石油行業從業者都認為,聯邦政府不太可能對此采取緊急措施———如啟用石油或民用燃油的戰略儲備———因為油價上漲并不是由供應不足或需求急劇上升產生。
“現在燃油的供需關系還沒出現問題,”紐約民用燃油協會執行副總裁約翰·曼內斯考克說,“我們甚至還沒有真正進入冬季!
曼內斯考克說原油價格在上周首次突破百元大關后,現在的交易價格大約為95美元一桶,而價格高漲的原因是石油商對原油產量的悲觀估計。因此民用燃油協會正游說國會收緊石油交易的原則,以減少這些猜測對市場的影響。
而由于燃油價格高漲,許多受助對象已經用完了今冬的燃油配給。這促使紐約州州長艾略特·斯皮策和其他許多立法者開始呼吁布什總統啟用5.86億美元的應急基金以補充聯邦救助款。這其中就包括紐約的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E·舒默。但舒默的新聞發言人1月9日表示,議員兩個月前的這個建議還未收到總統的任何回饋信息。
應急基金的用途是幫助人們度過熱浪和春寒時期,因此總統通常是在仲夏季才會啟用這筆資金。何時能等來政府的救濟,捏著取暖賬單的紐約州人民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