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動脈上的對峙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1-11 文匯報 關注度:0]
摘要: 在美伊軍艦對峙波斯灣事件的陰影下,美國總統布什開始中東之行,中東的局勢驟然變得緊張而微妙起來。 對布什來說,此次中東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伊朗。自2001年布什上臺以來,巴以問題一直被邊緣化,在這之前布什甚至從沒訪問過以色列;但...
在美伊軍艦對峙波斯灣事件的陰影下,美國總統布什開始中東之行,中東的局勢驟然變得緊張而微妙起來。
對布什來說,此次中東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伊朗。自2001年布什上臺以來,巴以問題一直被邊緣化,在這之前布什甚至從沒訪問過以色列;但是,伊朗核問題卻一直是布什政府外交的重點。正如布什出訪前對媒體所說的:“我們仍相信伊朗是威脅,我們有對付它的戰略,我們需要合作!憋@然,說服以色列和中東盟友遏制伊朗,才是布什真正希望的。
打蛇打七寸。對有著豐富對美斗爭經驗的伊朗來說,這一次用幾艘甚至不能稱之為軍艦的快艇,就達到了反擊美國的目的。6日,就在布什動身出訪中東前,伊朗快艇在霍爾木茲海峽與美軍軍艦進行對峙。雖然此后雙方在細節上爭議不斷,但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的軍事存在卻已顯露無疑。
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石油的“大動脈”,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艘油輪在此通過,承擔著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應。如果這里出現伊朗軍艦,對大量進口中東石油的美國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威脅;更重要的是,霍爾木茲海峽還是美國向駐伊美軍輸送武器彈藥的重要通道。與此同時,本次對峙事件也是伊朗向美國中東盟友發出的嚴重警告——不要在伊核問題上與美國靠得太近。
然而,美國和伊朗在這個石油“大動脈”上的軍事博弈,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卻不是好消息。美伊的對峙,隨時可能切斷世界經濟的血液——石油,甚至引爆世界火藥桶——中東。正如世界大多數愛好和平的國家所希望的,無論對伊核問題還是美伊關系,雙方還是應該通過對話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