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錄井處施工人員在向甲方上交巖屑實物。
華北錄井處把蒙古國塔木察格市場作為一顯身手的舞臺,瞄準塔木察格市場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綜合錄井、常規錄井、地化錄井、解釋評價多種技術協同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07年,華北石油管理局錄井處蒙古國塔木察格市場以出色業績完美“謝幕”——5支綜合錄井隊、4支常規錄井隊、3支地化錄井隊,共62名員工圓滿完成48口井的錄井任務,比去年增加33口井;創產值208萬美元,同比增長129%;油氣顯示發現率、工程事故預報符合率及資料合格率均為 100%,實現安全生產無事故。
準備充分
華北錄井繼續把塔木察格作為一顯身手的大舞臺,瞄準塔木察格市場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以“借船出海”為主,“搭船出海”為輔,綜合錄井、常規錄井、地化錄井、解釋評價多種技術協同工作。
加強培訓——兩次選派一線生產骨干到上海儀器廠家進修學習,掌握最新綜合錄井儀操作技能,舉辦赴蒙人員崗位技術培訓班,系統進行外事教育、現場錄井知識培訓,介紹蒙古國風土人情及注意事項。
完善裝備——華北錄井購進新錄井設備,完善設備配套,增加3臺綜合錄井儀,使蒙古國市場綜合錄井儀數量達到5臺。
優化配備——強調專業性、靈活性及協調能力,將最優秀的技術人員、最先進的錄井設備送往蒙古國市場。
迎接挑戰
從內蒙古東烏旗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到蒙古國海關,接受海關、邊檢兩道檢查,完成進出境程序,俗稱“扣兩個戳兒”就算出國了。而對于華北錄井處來說,2007年首次“出關”卻著實是一次考驗。
2007年4月3日晚上11時多,錄井處突然接到甲方指令:三天之內必須趕到蒙古國施工現場,否則另選他隊。此時,華北錄井隊伍距離現場何止上千公里,然而華北錄井隊員的回答卻斬釘截鐵:“兩天‘出關’,保證完成任務!”
華北錄井迅速行動,連夜組織。第二天上午,常規錄井320隊5名成員從冀中火速出發,經過800多公里長途行軍,于5日凌晨4時抵達內蒙古錫林浩特。由于準備工作充分,順利“通關”,4月5日下午提前到達大慶井下30102隊施工現場,隨后圓滿完成該口井錄井任務,打響了“開頭炮”。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華北錄井人再接再厲,全力以赴進行施工作業。5臺綜合錄井儀器經過路途搬遷顛簸,有可能存在故障隱患。隊員們立刻投入緊張的設備檢查調試之中。從每塊面板到各條線路,甚至每個螺絲,他們都一一細致檢查排除,保證了5臺設備順利開機,不影響鉆井正點施工。
取得佳績
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單調乏味的生活條件,以及遠離后方基地等困難,華北錄井堅持科學嚴細施工,積極配合,加強與不同服務對象協調溝通,在保證取全、取準各項錄井資料前提下,確保工作量完成,力爭最大效益。
華北錄井嚴格遵循國外服務標準,做好人員、設備、物資“三落實”,強化重點井二開驗收、錄井前技術交底、關鍵環節現場指導,施工管理井井有條,有章可循,確保施工質量時刻處于受控狀態。嚴格按照QHSE要求,強化基礎工作,將QHSE管理體系滲透到班組管理各個環節。無論生活垃圾,還是全脫泥漿樣處理,都統一倒入指定地點。為防止被風刮走污染草原,堅持用土掩蓋辦法處理,做到安全“零事故”,環境“無污染”。
針對今年蒙古國市場探井多,錄井周期長的特點,隊員們充分利用生產間隙,強化設備保養,保障錄井施工高效完成和資料完整精確。充分利用儀器優勢,及時為安全鉆井提供氣測、工程預報,贏得了甲方的好評。
“合格不是目的,精品才是目標”,秉承這一理念,華北錄井堅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一切為了甲方,生產施工亮點頻頻:
為適應區塊勘探開發高節奏需要,確保錄井高質量,3支地化錄井隊克服環境惡劣、井位分散、鉆井速度快、分析資料處理復雜等不利因素,圓滿完成各項分析化驗任務,地化錄井1隊全年完成32口井錄井任務,創收160萬元;
常規錄井426隊2007年10開9完,錄井進尺2.1萬多米,成為塔木察格地區錄井工作量最多的隊伍,全年創收130萬元。
作為2007年第一支赴蒙探井錄井隊,錄井105隊把質量當作重中之重,積極適應甲方提出的中英文日報內容、格式,以及工作流程變更等新要求,摸索形成系統、完整的錄井工作模式,繼順利完成塔19-56井錄井任務之后,接連創出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