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隊到運輸公司,再到現在的特種車輛服務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鉆采工藝技術研究院旗下的這個公司,不僅名稱變得特別,其剛柔相濟的管理、果敢有力的執行及由此生發的安全效益,亦同樣“特別”:截至2007年12月27日,全公司2007年共出車達6300臺次,總行程221.78萬公里,實現了“零事故、零損失、零傷亡”目標,各項經濟、質量、安全、環保指標一項不少,考核全優。
那么,“特別”是怎樣煉成的?從一些“平!钡氖聝褐,勾勒出這個公司安全管理的特色理念。
安全學習,一個互動考場2007
年12月4日,星期二。早上一上班,鉆采院一位副院長要去廣漢市里開會,拿起電話剛要要車,馬上又放下,匆忙下樓打的前往。每周的這一天上午,是特車公司的全員安全學習,院領導、各部室負責人有個“習慣”,除非急著去生產一線,“一般的事兒,他們絕不打擾我們的學習。”特車公司經理雷鳴說。
學什么?該學的時事、政策、規章、知識都要學。而“特別”的是真刀真槍的“考問”。由于陳鵬所開的車不到兩個月連續發生幾次離合器故障,于是,陳鵬被點名回答“離合器的維護和正確使用方法”;平時疏于鉆研的韓星在一次回場檢查時,弄不明白方向機助力是啥東西,被抽問“方向機助力系統工作原理”。如果不能正確回答,就會給予公開批評和經濟處罰。這讓學習例會由單向灌輸變成了全員互動,每個人既是學員,又可能是考官,這種角色的轉換,趣味性強,參與性強,效果也好。
不只每周一次的學習,平常的學習也在這個公司蔚然成風,F在的特車公司,每輛車上都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行車應急預案”等安全學習資料,駕駛員行車休息間隙都會主動翻一翻;四川局“四條”禁令、安全行車“十不準”等塑封卡片均被放在駕駛室顯眼位置,其中的內容,每個駕駛員都銘記于心。
剛性管理,路單跟蹤到點面
特車公司有指揮車、越野車、特種車3個分隊,54臺車輛,39名駕駛員。公司運力不足,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運力、滿足生產需要,成了公司管理者思考的一大問題。“內部運輸任務單”、“現場值班跟蹤路單”的使用,是這個公司在管理上的“特別”之處。
“內部運輸任務單”一單多用,既有貨物名稱、往返里程、單價、金額等“任務明細”,更有安全事項、途中休息及安全監護人證明等“關懷項目”,用車人以安全監護人身份和司機捆綁在“同一輛戰車上”,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中;“現場值班跟蹤路單”則把權力交給了用車方,由乘車人臨時充當“場外調度”。前不久,空氣鉆井公司的呂濤調動著一輛越野車在廣安氣田鄰近井場往來穿梭跑了8趟,起止時間、地點、公里數,由他一支筆簽字確認,“別小看這個路單,司機們憑這片薄紙才能報賬!边@一招,有效地避免了車在外、隨意跑的失控狀況。
今年年初以來,特車公司完善了HSE管理體系,梳理、規范了12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校正、充實了8個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服務到位、保障有力、安全第一”的特色理念更加彰顯。
柔性管理,向家庭延伸
制度的建立,需要“柔”與“剛”的匹配。特車公司的“柔性管理”注重向家庭延伸。這個公司經常請員工家屬到公司走一走,看一看,與家屬們座談,向家屬們講安全的重要性,請求她們為公司的安全出力。
越野車司機王諺遭遇的“幸福”,不只是他個人難忘的經歷,也是對其他員工的激勵。2007年8月,王諺去川東地區集團公司重點探井分水1井值班,他既當駕駛員,又是工作員,一呆就是3個多月,完全融入到現場服務中?珊蠓郊覍俜判牟幌,天天打手機。公司知曉后,迅速作出安排:趁用車單位送工具上井的機會,請王諺妻子一起隨行,夫妻井場團聚的那一刻,王諺特別動情:“領導想得真周到,這么遠也沒有忘記我們。”妻子也把感動和責任化成了聲聲叮嚀, “安全第一”、“開車小心”說了足有上百遍。王諺說:“為了大家,為了小家,我咋能不把車開好呢?”
“柔性管理”讓家屬們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也奉獻了實實在在的支持。她們的包容和理解,使奔波一線的司機更加忘情地投入到服務中。過去經常出現的開車不系保險帶、接打手機、上路飆車、不按時歸隊等老毛病、壞習慣,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