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西能源領域來說,2006年是標志性的一年。巴西政府在歷史上首次實現能源平衡,即燃料的進出口相抵。這一切是因為,2006年巴西以甘蔗為原料制成的乙醇產量創歷史紀錄。巴西在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全球領先,現巴西可再生能源的原料利用率已經達到44.6%,目標是達到50%,而全球的平均利用率是13.5%。此外,將乙醇用于燃料汽車,而且在生物發電、生物柴油和潮汐發電等領域進行的能源資源研發方面,巴西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如今巴西在能源生產方面已經能夠自給自足。隨著社會的參與和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期盼,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會相應增加。
1.發展乙醇燃料的法律政策保障
(1)法律保障
巴西把立法作為推廣乙醇燃料的必要手段,通過法律形式保障乙醇燃料、汽車生產商及消費者的利益。1975年,巴西頒布法令并授權石油公司在汽油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乙醇,1991年再次頒布法令,規定在全國加油站的汽油中添加20%一24%的乙醇。巴西聯邦法律明確規定,聯邦一級的單位購、換輕型公用車時,必須使用包括乙醇燃料在內的可再生燃料車。
(2)稅收政策
從1982年開始,巴西對乙醇燃料汽車減征5%的工業產品稅,使用乙醇燃料的殘疾人交通工具和出租車免征工業產品稅,部分州政府對乙醇燃料汽車減征1%的增值稅,在乙醇燃料汽車銷售不旺時曾全免增值稅。巴西還通過補貼、設置配額、統購乙醇以及運用價格和行政干預手段鼓勵使用乙醇燃料。
2.乙醇燃料發展重點
巴西從1975年起實施乙醇燃料替代能源發展戰略,包括提高乙醇產量和改善乙醇汽油使用性能。
(l)鼓勵發展乙醇燃料產業
政府和私營業主共同投資擴大甘蔗種植面積,興建大批乙醇燃料生產廠。2003一2004年度,巴西甘蔗產量約3.5億噸,預計5年內將突破4億噸大關,可為生產乙醇燃料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巴西現有乙醇燃料加工廠500多家,生產工藝和加工裝置的技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2)注重技術創新與綜合利用
巴西重視培育和推廣甘蔗優良品種,甘蔗平均單產為78一85噸/公頃,高于國際平均水平15%一20%,含糖率為14%一15.5%,高于國際水平1.5一3個百分點。巴西在乙醇生產過程中注重降低能耗,蔗能利用率高達71%,蔗渣和蔗葉均被綜合利用轉化為機械能和電能。巴西乙醇燃料生產企業基本實現了能源自給,其中,熱能或機械能自給率達100%,電力自給率95%。
(3)支持技術研發與應用
從20世紀70年代起,巴西開始組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開展乙醇汽油和乙醇燃料汽車的研發工作。1979年首輛乙醇燃料汽車研制并試驗成功,經過近30年的不斷改進完善,巴西乙醇燃料汽車的整體技術已相當成熟。目前,汽車在動力、加速性能、續駛里程等方面已基本達到同類汽油車水平。 2003年各大國際汽車生產廠商在巴西推出了汽油、乙醇雙燃料汽車,有的僅比汽油汽車售價高出不到300美元。
特別是采用燃料靈活探測技術的雙燃料汽車,能依據感應器測定燃料類型及混合燃料組分,自動調節氧氣和燃料的比例及發動機的噴射系統,使不同的燃料都可發揮最高效能。現在,巴西汽油中乙醇添加比例已近25%,此舉也大大改善了汽油的防爆燃性,使燃燒更完全。
3.乙醇燃料發展成就
(l)乙醇產量及成本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甘蔗種植國,也是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出口國。巴西乙醇年產量為160億升(相當于8400萬桶石油),為全國石油消費的 12.6%。巴西以甘蔗為原料生產乙醇的成本為0.19美元/升,較美國的0.33美元/升、歐盟的0.55美元/升明顯具有性價比高的優勢。
(2)乙醇燃料應用領域
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巴西不僅成為乙醇的生產大國,而且生產工藝技術日漸成熟,也是以乙醇燃料替代石油最成功的國家之一,現為世界上唯一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目前,巴西使用乙醇汽油的車輛約600萬輛,使用乙醇燃料的車輛達200多萬輛。巴西還將乙醇燃料的使用推向了航空和其他領域。
(3)帶動國際貿易與合作
為適應國際市場對乙醇燃料和相關技術裝備的需求,巴西計劃在3一5年內將乙醇出口量由目前的5億升增加到50億升,并大力向國外推廣乙醇的生產技術裝備。已有不少國家表示愿與巴西開展乙醇項目合作,巴西與瑞士、日本和印度的合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巴西每年向瑞士出口l億升乙醇,每年向日本出口乙醇金額高達30億美元,印度與巴西已達成乙醇生產技術合作協議,采購10~15套乙醇生產成套設備,巴西已在委內瑞拉等10個拉美和非洲國家承建了16個乙醇加工廠,并提供了全套設備。
(4)減少污染,保護環境
乙醇汽油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僅為傳統汽油的30%,可減少汽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的25%左右,還可降低碳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排放。由于乙醇汽油的廣泛應用,巴西1979一2002年僅二氧化碳排放就減少了9000萬噸。乙醇汽油和乙醇燃料具有傳統液體燃料無可比擬的環保優勢。
(5)緩解巴西的石油依賴度
在乙醇取代了巴西40%的汽油消費的同時,巴西近年來的石油探明儲量也大幅上升。隨著巴西引進和生產靈活燃料型汽車(flex一 fuelvehicle,能用乙醇、汽油等多種燃料的汽車)進人第三個年頭,巴西幾家主要的汽車生產商預計,到今年底,它們生產的新車100%將是靈活燃料車型。
多年來,巴西政府推行的新能源政策成效顯著,如今不但實現了能源供應自給,而且尚有余力向國外出口新能源產品。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巴西為過分依賴進口石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導致物價飛漲,經濟發展倒退。巴西政府痛下決心,開始大力推行于 1975年頒布的“乙醇計劃”新能源政策,因地制宜推動以甘蔗為主要原料的乙醇燃料的發展,目標是減少石油進口,實現能源多元化。經過30多年的努力,現在巴西已經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乙醇生產和消費大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巴西全國使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無水酒精)的汽車約1600萬輛,而完全用含水酒精作動力燃料的乙醇汽車也達到了200多萬輛。與此同時,乙醇燃料也被引用到了航空業。2004年10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制的世界首架使用乙醇燃料的飛機試飛成功,這意味著巴西在全面推廣使用乙醇燃料方面再次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