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2月28日電(記者葛如江)12月28日11時30分,安徽省政府代省長王三運宣布:“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正式關閉轉產,冶煉裝置開始起爆!”隨后一聲巨響,兩座分別為120米和110米高的冶煉和尾氣煙囪應聲倒塌,宣告已有56年歷史的新中國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第一冶煉廠正式關閉。這是該公司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
這座建于1951年的銅冶煉廠,是新中國成立后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銅冶煉廠至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末,其銅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7.5%,為新中國銅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半個世紀以來,該廠已累計生產粗銅113萬噸、硫酸296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17億元,培養和輸送了3500多名有色冶金專業人才和生產技術骨干,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時,第一冶煉廠還榮獲多項桂冠:中華民族煉銅史上第一次采用工業化提銅技術,產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第一個發明轉爐機械化捅風眼……
銅陵有色(集團)公司總經理韋江宏告訴記者,第一冶煉廠歷次技改中都安排有環保治理項目,累計環保治理投資1億多元,但由于工藝局限,冶煉尾氣、廢水難以實現穩定達標排放。他說:“只有勇于淘汰落后產能,才能加大節能減排步伐。”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要求,2007年底必須淘汰10平方米以下的鼓風爐。據介紹,此次淘汰的鼓風爐為12.6平方米,在同類型企業中經濟效益最優、技術指標、環保指標是最好的。目前,同等規模的鼓風爐至少有50座以上還在使用。專家說,銅陵有色公司此舉在全國必將起到示范作用。
據介紹,一冶廠爆破關閉后將投資5億多元新上貴金屬和渣選礦兩大轉產接替項目。該項目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工程將于明年底投產,年產黃金12噸,白銀350噸,精硒140噸,成為國內黃金行業的骨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