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2日撰文稱,世界各國正空前關注石油并在這一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中國正在贏得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大國的稱號。對未來能源不足的擔心使世界大國積極投資石油項目,同石油出口國就增加石油進口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談判。
中國在石油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不斷向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大國的稱號邁進。他已經(jīng)同沙特和伊朗簽署了08年大量增加石油進口的協(xié)議。經(jīng)濟專家指出,對石油空前的關注源于對“黑色黃金”供應不足的持續(xù)擔憂,這已經(jīng)導致2007年石油價格急速上揚,不斷打破歷史價位。
美林公司代表弗朗西斯·布蘭什指出:“發(fā)展中國家正在盡一切可能得到更多的石油,因為石油對支撐發(fā)展中國家經(jīng)濟是必不可少的。中國在最近10年石油進口將番一翻,那些認為這不會對其他石油進口國產(chǎn)生影響的想法是愚蠢的。”
據(jù)國際能源署的評估,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同比上漲5.7%,平均每日需要796萬桶。印度對石油的需求也將持續(xù)增長,分析家們估計印度08年石油需求將同比增長2.9%。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和歐洲的石油需求也將分別上漲0.9%和1.4%。
沙特阿拉伯目前仍是世界石油主要出口國和美國的盟友,沙特已經(jīng)意識到,為了提高石油產(chǎn)量獲得更多的收益,必須將希望寄托在亞洲國家上。倫敦咨詢公司Varzi Energy的Mehdi Varzi說:“世界大國都在競相獲得主要的供油渠道。美國長久以來壟斷了波斯灣地區(qū)的石油出口,但是現(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美國正面臨著同發(fā)展中國家與日俱增的競爭,特別是中國和印度。”
中國在1993年首次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6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2004年的原油進口更突破億噸大關。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而其中石油的消費量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趨勢。此前,一項關于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報告曾預測,到2020年,中國石油(601857行情,股吧)供需缺口將達2.5億,石油消費量將達4.5億至6.1億,而中國國內(nèi)可供量卻只有1.8億噸至2億噸,缺口達2.5億至4.3億噸。專家甚至預言,由于中國石油產(chǎn)量不可能大幅增長,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幾乎要全部依靠進口,到2020年前后,石油進口量有可能超過3億噸,而成為世界第一大油品進口國。
中國的石油供給來源,除不斷在國內(nèi)開采石油外,還通過各種方式從國際市場尋找供貨渠道,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鄰國開展了石油能源合作項目,并且積極與中東產(chǎn)油國發(fā)生貿(mào)易關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與世界石油出口第四大國--伊朗在石油領域展開積極合作,并投入了大筆資金。中國最大的煉油供應商“中國石化(600028行情,股吧)”在12月初宣布,該公司與伊朗已達成一項協(xié)議,中石化將投資約20億美元,開發(fā)原油儲量約為320億桶的伊朗亞達瓦蘭(Yadavaran)大油田。消息人士稱,中國可能還將增加從伊朗的石油現(xiàn)貨購買,以滿足新建煉油設施的原料需求。伊朗已成為繼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的中國第三大原油提供方。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對非洲石油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紛紛將資金投入到安哥拉、蘇丹和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石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