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電子產品出口減少,新加坡11月份的非石油出口(NODX)額出乎意料之外,年比縮減3.4%至146億元,扭轉了6個月的上升趨勢。分析師之前預測它會增長1.6至4.5%。非石油轉口貿易(NORX)年比則增長1.7%至169億元,較10月份5.5%的增長緩慢。
非石油出口在10月份取得了6.5%的增長。彭博社之前的調查顯示,分析師預測11月份非石油出口額的中位數增長為4.5%。經過季節性調整,它在該月縮減了6.0%,在前個月則下跌0.5%。經濟師之前預測它會增長1.8%。
11月份的總貿易額年比增長8.2%至745億元,自前個月的15%增長放緩。總出口額及總進口額分別增長4%與13%至386億元與359億元,同樣自前個月的11%與20%增長放緩。
與此同時,衡量整體制造業活動的短期指標非石油國內進口(NORI)在11月份取得了9.2%的增長,較10月份的4.6%增長高,主要因土木工程設備零件、無電引擎和馬達及塑料產品方面的增加。經過季節性調整,其在11月份增長了6.3%,較前個月的0.8%增長高。
電子產品出口
連續十個月縮減
非石油出口方面,電子產品連續十個月縮減,11月份共跌8.2%,主要因集成電路(ICs)、電信器材和電腦零件的出口持續萎縮。11月份的電子產品銷售額為60億元,10月份則為66億元。非電子產品微增0.2%,自前個月的20%增長放緩。其增長貢獻主要來自特殊機械 (specialised machinery)、非貨幣黃金(non-monetary gold)、電機及主要化學制品更高的出口量。但它們的增長卻被藥劑品出口21%的縮減大大抵銷了。
渣打銀行的一名分析員表示,非石油出口的數據“令人感失望”。他認為,出口到歐盟下跌31.5%令人感驚訝,這可能暗示歐盟的消費需求已在放緩。
大華銀行一分析師表示:“電子方面短期內料難好轉,尤其當環球經濟如此不穩定。藥劑業出口與生產目前的波動率仍相當大。”
不過,盡管我國非石油出口數據出乎意料之外下跌,分析師仍然認為我國今年的經濟增長仍會維持在政府預測的7.5%至8%。聯昌國際研究部主管宋生文說,新加坡經濟還是以國內經濟活動為主導,因此,相信經濟增長仍然會取得8%。
11月份的石油出口增加36%至58億元,自前個月40%的增長微減。其增長貢獻主要來自印尼、巴拿馬、歐盟與香港銷售額的提升。
除了香港、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日本、臺灣、美國與中國,我國至首10個非石油出口市場的非石油出口都在11月份縮減了,主要受歐盟與印尼影響。
歐盟一直是我國最大非石油出口市場。11月份出口到這個市場減少32%至24億元,延續10月份7.5%的下降。其中,電子產品的出口連續12 個月下滑,11月份共跌39%,非電子產品的出口則下滑27%,扭轉前個月16%增長的趨勢。印尼方面則連續7個月下跌,在11月份共跌6.8%至近10 億元,主要因電子產品出口的縮減。
新加坡至新興市場11月份的非石油出口增加了10%至14億元。它在10月份增加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