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記者來到正在準噶爾盆地南緣齊北1井施工的新疆石油管理局鉆井公司70145鉆井隊,感受這個隊從細節著手建設標準化井隊的魅力。
井場東南西三面環山,半山坡上,7000米井架巍然聳立,井架頂上紅旗迎風招展,鉆機轟鳴。半山中間,“如茵碧草是我們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人類與環境共存,發展與保護同步”,“榮辱與共負重奮進”3幅大標語格外醒目。不遠處,羊群覓食尋草,哈薩克放牧老人悠然馬背之上。好一幅大漠冬季施工圖!
距井場400多米遠的井隊生活基地,10多個野營列車房橫平豎直,呈四合院形整齊排列,院間花壇草坪依稀可見。通往井場的路兩邊拉上隔離線,用以防止車輛人行損傷環境。兩根拳頭粗的纜繩從東、西兩座小山腳下直通山頂,頂頭上各掛著一面小紅旗,這是為應對突發洪水或發生緊急情況時便于逃生而設立的。據介紹,每年夏秋季節,這里時常爆發山洪。
穿戴好安全服帽,70145隊隊長王林帶領記者來到井場。
在井場大門口,記者看到,進入現場須知、齊北1井概況等標識牌立在大門左側。寫有“今天永遠是起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警示牌立在大門右側。與其他井隊不同的是,這里多了兩塊牌子,一塊是井場工作人員統計牌,每個人進入和離開井場時必須去翻牌。王林說,這是為了在發生緊急情況時,便于了解和查找現場工作人員。另一塊是為評選表彰標準化建設崗位之星設立的。
進入施工現場,記者看見,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擺放得整齊有序,垃圾定點存放,寬大的井場沒有一點雜物。十幾米高的鉆井平臺被苫布裹得嚴嚴實實。在通往井臺下的節流管匯、防噴器、泥漿房等入口處的苫門上都有熒光色標識,以便夜間進出作業的安全。
走上鉆井平臺,看不見一點兒油污。正在作業的員工穿戴整潔。防毒面具、各種常用工具擺放有序。王林指著操作房內依大小排列的扳手架對記者說,建立工具架及使用管理辦法后,員工使用后自覺把工具擦洗干凈并放回原處,不僅使用安全方便了,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污水池前,王林告訴記者,為防止污泥污水滲透污染地下環境,隊里打井前砌筑了水泥防滲池。
在員工就餐室,記者發現,餐具擺放有序,就連筷子的朝向都是一致的。
王林說,從今年開始,隊里從細節入手加強標準化建設,并以此培養員工標準化施工意識和行為習慣。
標準化建設給70145隊帶來深刻變化,在下半年探井公司現場達標考核中這個隊名列第一。9月,公司在70145隊召開現場會,推廣標準化建設經驗,這個隊因此獲得鉆井公司10萬元嘉獎。
70145鉆井隊標準化建設促進了員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逐漸彰顯出無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