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效益增長不等于發展,只有綠色的增長才是真正的發展。”黨的十七大期間,十七大代表、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總經理李若平在接受新聞媒體采訪時,坦誠地表白了自己的治企原則。
實現資源和社會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撫順石化公司不懈追求的目標。圖為公司東部廠區。
公司廣泛推行生產受控,做到了操作受控、程序受控、人員受控,保證了企業安全生產。
中華環保世紀行檢查團在撫順石化調研循環經濟和環保節能方面的經驗做法。
公司積極實施風險識別和風險削減措施,制定科學管理方案,檢修施工實現了“零事故、零污染、零傷害”。
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堅持從發展戰略上著眼,把節能減排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牢固樹立“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 的循環經濟理念,以資源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推行清潔生產、廢物綜合利用、調整產業鏈、資源優化合理利用為手段,全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努力建設“綠色石化”。5年來,撫順石化能耗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下降,各類污染物排放降低50%左右,關閉了21套高耗低效裝置。目前煉油新鮮水單耗0.83噸/噸,工業廢水綜合合格率99.97%,同比提高0.23%,有控廢氣排放達標率99.02%,同比提高0.03%,固廢處理處置利用率100%。一組組數字,見證了撫順石化在節能減排之路上的強健步履。
強化意識 全力推進
“發展清潔能源是中國石油的不懈追求,也是撫順石化的一個奮斗目標,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企業結構,加快企業進步,同時在轉變我們的思想觀念,提升我們企業的社會價值,實現資源和社會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這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總經理李若平這番話是對公司追求生態型企業的概括。
一個有著80年歷史的老企業,既面臨著資源能源短缺等“成長煩惱”,又面臨著環境容量有限等“先天不足”,安全環保工作壓力巨大。公司在領導班子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同時,采取各種方式開展節能減排形勢任務教育,使全體干部員工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是關系到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頭等大事,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主動查找差距、研究制定目標、抓重點攻難點、狠抓工作落實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節能減排工作納入重要日程并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同時,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積極表彰和報道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及時宣傳公司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形成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公司以“杜絕三違”專項整治活動為載體,以提高干部員工的執行能力為重點,以“四嚴、兩重”為手段,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環保生產責任制。根據集團公司環保部門下達的總量控制指標和節能目標要求,制定階段性及中長期環境保護規劃和目標,層層分解各項指標,集中力量,組織攻關,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按照從嚴管理、從嚴考核的要求,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考核體系,將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各單位年度經濟責任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和年度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
公司把安全環保工作重點放在事故預防上,將系統內外發生的各類事故,全部傳達到每一名員工,并組織干部員工認真分析各種重大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及應從中汲取的教訓。強化激勵機制,突出避免事故與釀成事故的鮮明反差。2006年共獎勵避免事故76起,獎勵零事故工廠66廠次,兩項合計獎勵 85.78萬元。在全公司統一建立完善員工安全環保業績檔案,加大了監管和處罰力度,共有416人次因“三違”受到處罰。
結構調整 立足長遠
面對改革發展任務和快速做強做大的挑戰,公司緊緊圍繞集團公司總體目標,結合公司實際,堅持深化改革,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努力夯實安全環保基礎,企業走上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由于歷史的原因,公司在產業結構上存在諸多制約發展的瓶頸,按照“有進有退、精干主體,技術進步、內涵改造、擇優發展、提高效益”的結構調整原則,公司大力淘汰落后技術和生產能力,加大廠際、廠區、裝置三個層面的優化配置力度,堅持不開無效益裝置,不產無效益產品,使資源向高效裝置和高檔厚利產品流動。緊緊圍繞燃料油、石蠟、乙烯等6條主要生產線的優化運行,采用UOP、巴萊斯特等國際、國內一流技術,相繼建成投產了40萬噸/年酮苯脫蠟、5噸 /小時三氧化硫磺化裝置等11套新裝置;通過采用國內先進工藝設計,應用新型技術裝備,對東蒸餾、聚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烷基苯等30套(次)裝置進行改、擴建;重新啟動了40萬噸/年高壓加氫等22套(次)創效裝置;關停了120萬噸/年常減壓、北催化等21套低效高耗裝置;完成蠟油西輸、渣油、石腦油等29種油品廠際間互供改造,實現了資源集中加工,結束了重質油品的出廠,石油三廠告別了30多年原油加工的歷史。推進煉化一體化技術改造,完成固定資產48億元,實施技術改造261項。公司新增煉油深加工能力288萬噸/年,新增化工生產能力18.5萬噸/年。“裝置散、規模小”問題初步改善,深加工能力、裝置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大幅提升。目前,公司石蠟產量居世界第一,烷基苯生產能力居亞洲第一。
做精做優煉油、做強做特化工。“十一五”期間,公司充分挖掘原油資源潛力,加快千萬噸煉油結構調整,實現油蠟聯產,增產高標號汽油和車用清潔柴油,保持石蠟產量和貿易量世界第一。加快發展化工業務,完成100萬噸/年乙烯技術改造工程,建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世界級煉化生產基地。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公司廣大技術科研人員不懈努力下,"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于2006年8月18日隆重奠基,目前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自我加壓 重點突破
公司全面開展環境狀況綜合調研,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以點帶面,逐個突破。先后投資1億多元,完成了20多個重點環保項目的治理,對污水處理設施及源頭污水治理設施進行改造完善,為實現污水的零排放奠定基礎。今年在廢氣治理方面,公司投資3000萬元對石油二廠、石油三廠新增輕質油密閉裝車及回收系統進行環保治理,相應改造鶴管約200套,減少裝車過程中烴類氣體的排放,即節省資源又保護環境;投資612萬元對石油三廠含硫污水汽提及干氣脫硫酸性氣回收裝置進行改造。
為加強源頭管理,實現污染物在每個排污節點的減量化,減少末端治理的難度,公司制定《污染源分類分級管理及考核細則》,明確每個污染物排放口達標排放的責任人,對各單位污染源管理進行考核。上半年,公司工業廢水綜合合格率99.96%,同比提高0.37個百分點,廠區廢水排放量、石油排放量、 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煙塵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8.34%、12.44%、7.5%、1.81%和13.85%。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公司制定《清潔生產管理辦法(試行)》和《公司清潔生產驗收實施細則》,成立清潔生產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有步驟地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開展。完成了24套裝置的清潔生產審核,完成無/低費方案317個,中/高費方案66個,獲得經濟效益14491萬元。減少石油類排放101.03 噸,減少廢水排放量116.71萬噸,減少廢氣排放34萬標準立方米/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對系統資源整體優化,資源共享,物質循環,能量梯級利用。公司開展的廠際間氮氣聯網、蒸汽互供、瓦斯聯網工作,節能環保效果好,僅瓦斯再利用一項就實現效益1586萬元。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在關停21套高耗低效裝置的基礎上,“十一五”期間在撫順石化東部實現大煉油整合,將減少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量,僅廢堿渣一項即減少2000噸。
為了強化環保管理工作,公司重新編制了98套環境事件預案,并按計劃開展了全面的培訓與演練,提高了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理能力。加大環保監督、管理和考核力度,月考核、月打分、月評比;堅持月環保工作綜合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監督各單位環保工作的開展。2006年進行環保綜合檢查 12次,專項檢查16次,整改問題47項,涉及40余個單位和部門,使環保管理問題和隱患得到及時發現和有效整改。
標本兼治 持續發展
加強生產受控管理,提高設備運行水平。一是加強了工藝紀律、操作紀律的管理、監督與考核。公司以股份公司推行生產操作受控為契機,借鑒“西太經驗”,積極推進公司的生產受控工作,把規程中的操作步驟與主要工藝參數有機結合,做到了崗位操作工作內容全面、指標明確、易于記憶、便于攜帶、按卡操作,推行班組運行工程師制,保證生產操作準確與受控。二是加強設備管理,特別是加強大機組、重要設備的管理,大機組故障率比同期有所下降;嚴格設備連鎖、工藝連鎖、可燃氣體報警儀等安技裝備的管理,設備連鎖、工藝連鎖的投用率達到99.01%;嚴格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檢測管理,壓力容器取證率達到百分之百;對在運的生產裝置、設備、動力系統、電氣儀表控制系統、儲運設施等,進行了定期檢測和評估,并及時針對安全可靠程度和存在的隱患,實施預見性處理;重點抓好關鍵設備的備機和備件工作,提高了生產裝置設備、設施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三是把環保裝置、環保設施納入生產設備重點監管對象,建立了環保設施運行狀況日報告制度、排放污水申報制度等有效的手段,強化了污水排放管理。
強化設計與施工兩大環節,確保裝置本質安全。公司在所有建設項目的前期過程,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安全、消防、環保、職業衛生等方面的專項內容,進行了嚴格的審查,依照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開展了職業安全衛生、環保預評價,將安全環保設施的投資納入到項目概算中,使得安全、環保“三同時”在新建項目的前期階段就得到了保證。加大施工現場安全環保監管力度,公司和各廠工程施工管理部門嚴格執行安全施工作業的法律法規及安全管理規定,加強了施工安全管理和監督執法。去年共有4個廠,36套裝置進行檢修,16個建設項目進行施工,由于加大了安全環保管理的力度,在這些檢修和工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和污染事件。
實施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杜絕事故,減少污染。持續加大員工在風險管理中的參與程度,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加大風險評估工作力度,確保各類風險得到有效削減。在工程施工、生產裝置開、停工過程中實施風險識別和風險削減措施,重點是增強工作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對公司各廠生產裝置、儲運設施、動力公用系統現場產生塵、毒、噪聲等危害因素的部位進行了重新評價,確認850個監測點。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風險識別和風險削減措施工作。去年隨著加工俄羅斯油比例的增加,生產過程中的硫含量上升,公司及時提出了開展預防硫化氫中毒工作的要求。加強生產波動、事故狀態、檢維修期間對污水、廢氣和噪聲的監控,制定科學管理方案,嚴格控制污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的排放,2006年檢修施工實現“零事故、零污染、零傷害”。
堅守責任 構建和諧
節能減排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化工是高產出、高效益、高消耗、高排放的行業,撫順石化堅持把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能源與環境的和諧作為企業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公司堅持發展項目的同時研究和評估環境,并對項目的環保投入進行跟蹤監督;研究循環經濟的同時研究環保工藝和環保技術的開發利用,對各生產環節的環保指標進行跟蹤。
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企業生產經濟運行質量年年在提高,公司煉油新鮮水單耗0.83噸/噸,工業廢水綜合合格率99.97%,有控廢氣排放達標率99.02%,固廢處理處置利用率100%,不但為撫順市環境治理盡一份責任,還變廢為寶節約了資金,加速了企業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邁進。公司通過了國家環境、質量和職業安全健康三標一體整合認證,榮獲全國環保“百佳”、 AAA級生態式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總經理李若平被評選為遼寧省百名環保先進人物,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全國最受關注企業家”。公司是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清潔能源主要供應商之一,企業產品不斷占領高端市場,將得到可觀回報。
奉獻能源,創造和諧。展望未來,撫順石化將繼續堅持企業宗旨和創建“百年企業,世界品牌”發展戰略以及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速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模式,創建生態型企業文化,普遍推廣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綠色再制造等技術,消除制約循環經濟發展技術“瓶頸”,以綜合利用資源為核心,達到國際環保先進水平。
策劃:劉海泉 孫慶
撰稿:宋清源 王慧東
攝影:王鐵衡 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