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俄羅斯圣彼得堡交易所發布的公告稱,該交易所同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簽署了有關石油和油品供應采購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計劃于 2008年2月1日開始在交易所進行油品競價交易,F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宿景祥認為,該交易所的設立和運行是俄羅斯與美英在石油控制權方面抗衡的一個步驟,是在俄“國家控制石油”的戰略背景之下的。
開始競價交易
根據協議,將在交易所成立組織和完善油品供應交易的專門委員會。來自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財政部、工業與能源部、反壟斷局、金融市場局的代表,以及圣彼得堡交易所的代表和市場參與者將組成該委員會。
俄羅斯政府今年夏天決定建立油品交易所,在這一框架下,國家訂購商(國防部和農業部)將通過交易所購買25%的國家燃料訂購。
圣彼得堡交易所成立于1991年1月,是交易所交易、競標和拍賣的注冊組織者。2006年該交易所在基金、期貨和商品市場上的交易額超過4.1萬億盧布。
此前輿論認為,俄此舉旨在贏得俄產石油定價權,加強盧布未來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
“該交易所的設立和運行是俄羅斯與美英在石油控制權方面抗衡的一個步驟,俄羅斯可以有這個能力。”宿景祥說。
非常時期策略
普京上臺以來一直旗幟鮮明地推行“國家控制石油”的戰略!捌站┓浅G宄褪嵌砹_斯經濟的基礎!彼蘧跋檎f。當國內石油私營公司與國家石油戰略發生利益沖突時,普京果斷進行了清理,前者必須絕對服從國家。目前,普京石油戰略的兩個傾向“加大國家對資源的控制”以及“扶持國有企業,削弱私營企業”已顯露無遺。
利用石油,普京一面在國內加強中央政府和總統的權威,推行經濟改革,一面在國際舞臺上重塑俄羅斯大國形象。
因此,普京一方面利用地緣關系控制里海和中亞石油輸出。里海和中亞地區沒有出?冢a油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只能通過俄羅斯輸往外地。但這些國家不僅在石油出口上依賴俄羅斯,而且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都不能擺脫與俄羅斯的關系。普京利用這種特殊關系積極推行能源外交和能源戰略,進一步控制相關國家的能源和油氣輸出管道。
另一方面,俄羅斯實行石油出口多元化戰略。俄羅斯致力于出口市場的擴大。用了近4年時間來穩定西歐石油市場,同時在中東歐輸出管線,以擴大市場。俄羅斯石油業決心到2010年保障美國13%的石油需求,4家俄羅斯公司籌劃的可直通美國的“新西伯利亞—摩爾曼斯克輸油管”項目也在加緊進行。保持能源出口的力度對俄羅斯的經濟意義重大。2007年俄聯邦預算收入的52.2%將來自石油和天然氣行業。
“但石油并不是一個目標!彼蘧跋檎f,“普京對國際事務非常清楚,對歐美的政治斗爭經驗非常豐富。因此他清楚地明白,這段時期俄羅斯只能靠資源出口來支持國家建設。他對國家經濟有全盤的考慮,只是俄羅斯面臨的西方壓力更大,來不及像中國那樣進行踏實的經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