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園喜獲豐收。
“師傅辛苦了,請您嘗嘗鮮。”吳國慶 張文琢攝
西瓜罷園,地瓜瘋長;黃瓜落架,花生成行;土豆起出,蘿卜登場;豆角拉秧,白菜種上……電視劇《希望的田野上》展示的田園風光,如今在河北銷售廊坊分公司第49加油站成為現(xiàn)實。
近日,記者到位于河北省固安縣牛駝鎮(zhèn)106國道旁的49加油站探訪。這座占地4900平方米的加油站,加油區(qū)繁忙有序,儲油區(qū)寧靜安詳。經(jīng)過一排寬敞明亮的“北京平”,一片蔥綠的小菜園映入記者眼簾。臉龐黝黑的加油站經(jīng)理吳國慶介紹說:“菜園占地2800平方米,從春到秋,接續(xù)種植18種蔬菜和西瓜、葡萄等水果,蔬菜瓜果自給有余。”記者來到菜園東北角,只見一個200多平方米的養(yǎng)魚池碧波清澈,一群群魚兒在水中覓食嬉戲。
改土造田建菜園
大家可能不會想到,眼前這片生機盎然的“生態(tài)園”,一年前卻是堆滿建筑垃圾的撂荒地。2006年11月,在部隊摔打磨煉3年的吳國慶來到了49 站。看到已經(jīng)投用一年多的加油站后院到處是沙石瓦礫,枯草一人多高,自幼生長在農村,對土地有特殊感情的吳國慶內心受到震撼:土地是生存之本,交通要道寸土寸金,偌大一片土地,得好好利用起來,不能再“荒”下去了。
小吳看準的事兒,就堅決干下去。冬天,小吳冒著呼嘯的寒風,拿著竹竿、皮尺,精心測量荒地,親手設計改土造田的“藍圖”。哪里種蔬菜,哪里挖魚塘,哪里栽花草,在他的設計下,49加油站的“小菜園”的模樣在員工的腦海中清晰了。
今年一開春,已經(jīng)憋足了勁兒的員工在吳國慶的帶領下,打響了改土造田的戰(zhàn)斗。搬石頭、清撿瓦礫、運殘土,員工個個干勁十足,下夜班干到11點再休息;上白班提前兩小時到站里干活兒,下班后干到夜色降臨才離去。一個月后,垃圾清走了,大坑填平了,菜地成形了,魚塘建成了,昔日滿目荒涼的垃圾場,轉眼間變成了豐產(chǎn)田。
勞動果實分外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4月上旬,地膜覆蓋的小白菜、小生菜、小菠菜、小香菜擺上了員工的餐桌;;6月份,圓溜溜的西紅柿、鮮艷艷的紫茄子、脆生生的嫩黃瓜、胖乎乎的面豆角,每天都能摘幾盆。加油站小食堂一周菜譜不重樣,木須瓜片、酸辣黃瓜、排骨燉豆角、西紅柿炒雞蛋、肉末扒茄條、涼拌油麥菜、紅燒肉燜土豆……員工們輪流值班做飯,天天進行“廚藝大比拼”。記者在49站采訪期間,正趕上兩頓晚飯,一頓是茴香餡包子,一頓是青椒餡餃子,那味道比大酒店不差啥。加油員畢利穎自豪地告訴記者:“俺站上的蔬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吃了這頓想下頓。”
7月份西瓜下來,每天工余飯后,員工聚攏在涼亭下,圍坐在石桌旁,搬來一個自己親手栽種的大西瓜,刀沾皮裂,黑籽紅瓤,水分充盈,咬上一口涼爽爽、香甜甜。一個夏天,900株瓜秧至少結出1700個西瓜,加油站吃不了,就分給機關和鄰近加油站,送給顧客,不僅拉近了與客戶的感情,還提升了加油站的銷量,49站單站日銷量由年初的3噸提升到了目前的5.8噸。員工們還把摘西瓜的情景拍成照片,參加廊坊銷售分公司攝影比賽,還獲得了一等獎。
如今,49站成了員工們溫馨的家,大家從心眼里喜歡家、熱愛家、舍不得離開這個家。今年8月,廊坊分公司打算把49站加油班班長石麗莎調到市區(qū)站工作,征求石麗莎的意見。小石深情地說:“加油站好比是個孩子,俺親手把她侍養(yǎng)大,割舍不下呀!要是允許個人拿意見,俺哪兒也不去,就在49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