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亞洲的泰國、位于美洲的烏拉圭以及位于非洲的加納,在這幾個國家身上能發現什么共同點?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麥迪遜環境研究所聯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這幾個國家是全球最具發展生物燃料潛力的國家。該報告對全球226個國家進行對比研究,并按照可發展生物燃料的潛能作了排名。
生物燃料利用植物種子和動物脂肪作為燃料原料生產清潔燃料,被視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世界各國已有部分國家開始奠基生物燃料產業,也有部分國家躍躍欲試,但是相關專家警告,發展生物燃料,并不是希望達到世界各國將所生產的農產品都用來制造燃料,而是根據各國國情,適宜適度地發展生物燃料。其中在規模化生產的過程中爭取最低的成本是影響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在日益發展的生物燃料市場上,美國和巴西是生物燃料的主要生產國。荷蘭、德國、比利時和西班牙的生產潛力也十分可觀。但是還有另外一些被忽視的國家發展生物燃料的空間更為廣闊。
發展生物燃料逆轉貿易逆差
研究發現,許多發展中國家缺乏石油資源,在能源消耗上完全依賴進口石油,但是他們卻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例如在費濟島,島上居民所使用的能源算上高昂的運輸費用,每加侖大約需要支付20美元。與此同時,該島椰子提煉油對外出口的價格僅為每升50美分,價格差異十分驚人。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國家并沒有意識到生物燃料的發展潛力,如果在本國將原料作物加工成為生物燃料,不但可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出口生物燃料也會增加其貿易出口額。
在對全球各個國家的排名中,馬來西亞、泰國、哥倫比亞、烏拉圭等發展中國家最具投資價值,這些國家有發展生物燃料的先天優勢,不但有較為豐富的農業資源作為后盾,并且投資環境也較為有利。
該報告是對目前質疑生物燃料發展的有利反駁。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一些國際機構開始關注生物燃料的負面效應,如對環境的影響,引起糧食價格上漲等,并且認為生物燃料有可能加重全球經濟不平衡,將經濟壓力轉嫁到較為貧窮的國家。而此次研究得出的結論為,如果抓住投資機遇,發展中國家有可能利用生物燃料的發展優勢擺脫至少在能源領域對其他國家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