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迅速增長的拉動,為了尋找新的石油供應,一個時期以來,印度在拉美頻頻出擊。拉美是當今石油儲量僅次于中東的重要產區,印度正在努力把墨西哥、委內瑞拉、古巴、加拿大變成石油供應國,其目的一是保證國內經濟增長對石油供應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擴大本國的地緣政治影響。
7月初,金融快報的一篇文章說,印度政府要派海軍巡訪西半球石油豐富的海域,特別是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在海外投資作業的區域。印度外長普拉納布·慕克吉指出,海洋外交是印度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了解ONGC海外公司在世界石油資源豐富地區的投資情況,如薩哈林、蘇丹、尼日利亞、委內瑞拉,通過海洋外交實現我們的海洋利益”。
印度進口石油占國內消費的70%,近年石油進口大幅增長,今年頭4個月的進口量就增加了43%。印度主要進口原油,一方面是為了國內需求,同時也為了出口附加值更高的石油產品。另外,印度已經計劃要建立500萬噸的應急石油儲備。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說:“印度每天需要更多的石油,委內瑞拉要成為并正在成為印度的石油供應國!彼表示,要把石油出口從現在的市場轉向其他國家,如印度和中國。當然,馬上實現替代市場還有問題,因為能夠加工委內瑞拉稠油的煉廠大多在美國。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準備在印度建煉廠,開辦石油零售企業。
巴西被新加坡商業時報稱作“待開發的石油巨人”,巴西的石油儲量有120億桶,探明石油儲量在該地區位列第三,僅次于墨西哥和委內瑞拉,而且還有不少未開發的潛在儲量。2005年,巴西的石油供應量在拉美占16%,預計2010年市場份額將擴大到21.5%,日產量將達250萬桶。去年,印度公司用1.7億美元從殼牌公司購買了巴西海上油田15%的股份,根據最近達成的協議,巴西石油公司計劃向ONGC提供3個區塊25%至30%的股份。
據德意志新聞社報道,墨西哥去年向印度出口的原油占其出口總量的90%,石油貿易成為兩國關系的基石。墨西哥計劃到2010年把原油產量提高到380萬桶/日,約占拉美供應量的三分之一。墨西哥有6個煉廠,石油日加工能力達150萬桶,在該地區占21%。
古巴總統卡斯特羅于1999年部分對外資開放石油工業,目的是降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去年,印度ONGC宣布將勘探古巴西部的兩個區塊,印度公司將對4300平方千米的水域進行勘探,協議規定為期6年。區塊距美國佛羅里達不到150公里。
除了古巴,在加勒比地區,印度與特利尼達和多巴哥的關系也有新進展,這個加勒比島國中有不少人是印度裔,印度在那里的總投資達30億美元。那里石油儲量豐富,上個月,印度信任工業公司的代表到訪,考察了在那里進行石油勘探開采及其他礦產開發的可行性。
哥倫比亞是南美重要油氣生產國,印度石油公司本月宣布以4.25億美元購買了哥倫比亞石油公司50%的股份。據當地媒體報道,印度ONGC的海外子公司與中國石化集團共支付8.5億美元買下了哥倫比亞石油公司,該公司目前原油日產水平為2萬桶。
最近,印度信任石油公司與秘魯就安第斯兩個區塊的勘探開發合同談判接近尾聲。
在玻利維亞,印度金達爾鋼鐵電力公司計劃在未來8年投資21億美元開采世界最大的鐵礦,儲量有400億噸,并建造一座綜合一體化鋼鐵企業。這雖然與石油無關,但卻是印度單家公司在拉美最大的一筆投資,也是玻利維亞迄今單項吸納的最大一筆外資。
印度在“美國后院”的舉動讓華盛頓感到不自在,特別是印度與古巴走得很近,眼看著印度在西半球擴大影響勢力,而美國又不好對印度這個亞洲重要盟友過分施加壓力。
(首發子站:駐玻利維亞經商參處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