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工供應中心正從西方向東方轉移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7-10-12 石油經濟 關注度:0]
摘要: 金融市場的波動和信貸緊縮狀況不斷加劇,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擔心化工行業下一個低迷時期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早。一位服務于化工行業的銀行家表示:“這正考驗著很多人的神經。這個問題可能相對而言有局限性,但人們相當緊張。”一個清楚的事實是,所有業內人...
金融市場的波動和信貸緊縮狀況不斷加劇,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擔心化工行業下一個低迷時期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早。一位服務于化工行業的銀行家表示:“這正考驗著很多人的神經。這個問題可能相對而言有局限性,但人們相當緊張。”一個清楚的事實是,所有業內人士都正關注著需求、產能以及更為廣泛的全球經濟前景,對目前的現狀迷惑不解。英國益華證券分析師彼得·卡特賴特表示:“這是一個很難判斷的局勢。一些人的確認為,由于印度和中國的經濟增長,我們正處于一個超級周期。”不過德意志銀行認為,化工行業的低迷階段可能會從明年開始。該銀行在2月的一份報告中稱:“我們預期,本輪大宗化工產品周期的過渡將跨越 2008年,到2009年,將出現明顯的低迷。”近幾年,來自中國和印度這兩大迅速增長的經濟體的巨大需求,為全球化工行業提供了支撐。對化工行業最為重要的兩大行業是運輸業和建筑業。分析師表示,全球石化供應將繼續從歐洲和北美地區,轉移到天然氣成本較低的地區,以及中國和印度等需求旺盛的地區。有人預計,到2010年前,全球化工產品銷售額將達到2.4萬億美元,而中國將占到其中的近12%。10年前,全球化工產品銷售總額為1.5萬億美元,中國占其中的6%,日本占14%,亞洲其他國家為12%。北美和歐洲則以54%的比例占據主導地位。殼牌化工執行副總裁范•伯登表示:“我們的增長策略是,從歐洲和北美的傳統中心地區轉移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