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太原9月17日電 中國正在進行一系列旨在用煤炭替代石油的技術攻關和示范工程建設,以緩解未來石油進口壓力,確保國家現代化所需的長期而可靠的能源供應。這是首屆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上傳出的信息。
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建設的世界第一條煤直接液化工業生產線,將于明年投產。這個“煤變油”示范工廠的運行狀況,將關系到中國自主研發的煤直接液化技術是否成熟,以及進一步產業化的前景。
中國北方從山西、內蒙古一直向西延伸至寧夏、陜西、新疆等省份,是世界上煤炭蘊藏量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正孕育一批世界級的煤化工企業,生產以煤為原料的液體燃料和化工材料,從而部分地替代石油。
除煤制油項目外,世界上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項目——神華寧煤集團煤基烯烴也正在寧夏加緊建設。該項目年產中間產品甲醇167萬噸,最終產品聚丙烯50萬噸,此外還有汽油、硫磺等副產品。
中國煤化工產業的重點是發展車用燃料和替代石油化工產品,做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烴和煤基多聯產技術的試驗示范和開發利用。
鏈接——我國煤制油明年面世(中國青年報)
“神華集團在內蒙古鄂爾多斯(15.25,0.42,2.83%)建設的世界上第一條‘煤制油’生產線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2008年將投入試運行并正式生產出‘煤制油’產品,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煤炭直接液化產品,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神華集團副總經理、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卓9月16日透露。
張玉卓在太原舉行的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上說,位于神東煤田的這條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年用煤量345萬噸,可生產各種油品108萬噸。
投資100億元于2004年8月開工建設的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已被中國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列為煤化工示范工程。
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煤制油產業將形成5000萬噸產能的規模。目前,我國共有神華集團、神華寧煤、伊泰集團、兗礦集團、潞安集團等的7個煤制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