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一個能源緊缺的國家,根據統計,德國幾乎所有的石油和80%的天然氣倚賴進口,因此德國政府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節約能源,頒布了很多法律法規并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民眾節能。
作為能源進口型的國家,德國政府很早就把節約能源作為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率先通過了《能源節約法》,其中規定到2008年,德國將對所有的建筑實行能源證書認定。沒有能源證書的房屋將被禁止出售和出租。并且制訂了德國建筑保溫節能技術新規范。除了完善立法之外,德國政府還采取多種措施調動企業節能的積極性,包括為他們提供免費的節能咨詢,對于節能項目提供低息貸款,為項目的迅速實施提供政策和資金的雙方面支持,這些都使“環保產業”在德國得以迅速發展。1977年德國還在歐洲首次開辦了“能源管理師”培訓課程,目前,這一培訓課程已經推廣到歐盟10多個國家,600多人取得從業資格。此外,德國政府還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向公眾宣傳建筑節能知識,并解答人們在節能方面碰到的問題。
在德國,節能已經成為民眾得生活習慣。
在德國各種建筑都實行嚴格的建筑節能標準,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德國的節能房屋是怎樣達到政府要求的,以及德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節能環保的。
這是一座位于柏林郊區的節能房屋,它的墻體、地板和天棚都使用隔熱材料,門窗使用三層玻璃,并且中間充有一種人造氣體,最大限度阻擋熱量流失。此外,房頂上安裝有兩塊比較大的太陽能面板,能夠優先給房屋供熱和供電。這種節能房屋便是德國政府推行一直推行的“被動房屋”,即不依賴傳統供暖方式,利用太陽能轉換、人體熱源和房屋保溫性能,實現房屋供暖、熱水和照明需求。據預測,到2010年,德國“被動屋”的總數將占全國房屋的20%。這種“被動屋”的利用,不僅節約了能源,也為住戶節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這筆費用正好可以投入到生活垃圾的處理之中,因為在德國執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居民需要繳納一定的垃圾稅。而德國的垃圾回收利用率也位居歐洲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