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湯水富:
非洲中部包括乍得、中非、剛果(金)、剛果(布)、喀麥隆、加蓬、赤道幾內亞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8個國家。除中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尚未發現石油外,其他6國均已開采石油并探明較大的石油儲量。
近年來,不僅美國、法國、英國等歐美國家的石油巨頭正在全力勘探和開發非洲北部和西部的石油資源,而且日本、韓國、印度、越南、巴西、中國等亞洲和拉美國家的石油公司也通過風險勘探等形式積極介入非洲這兩個地區的石油市場。
從目前情況來看,非洲中部的油氣資源雖然不及北非和西非,但開發潛力很大,且各國政府開發石油的愿望非常強烈。目前,北非和西非的石油勘探和開發權大都被西方跨國石油公司所控制,筆者認為中國企業應在西方石油公司在非洲中部作出戰略性投入和大規模開發之前,加大在該地區開展石油合作的力度。
近幾年來,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非洲中部國家加大了油氣資源的開發力度,采取符合本國國情的吸引外資政策。這些政策再加上非洲中部國家可觀的石油儲量,為中國企業進入這一地區的能源市場、開展能源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然而,我國企業進入非洲石油領域較晚,西方跨國石油企業在非洲的基礎比我們要牢固得多。同時,我國的石油企業與西方公司相比,在規模、技術、資金、經驗等方面還有差距,在競爭中我們并不占優勢。因此,我國企業應抓緊時機加強與非洲中部國家在石油領域的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