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貴陽結束的中國化工裝備協會第四屆七次常務理事會議上,中國化工裝備協會理事長張聲介紹了我國化工環保設備的發展現狀。由于我國的環保事業起步較晚,我國的環保設備、儀器儀表等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今年是國家和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年份,環境污染防治項目很多,對環保機械、設備的需求量大面廣。
據記者了解,在國內環保需求的拉動下,我國環保設備行業有了明顯的進步。“十五”期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在15%以上,有的重點企業高達37%。其中,2006年水污染防治設備的產量與2005年相比增長6倍;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的產量增加了31.18%;環境監測儀器的產量2006年也有了明顯回升。環保設備出口雖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但進口額仍大于出口額,僅2006年前5個月該類產品的貿易逆差就達到1.58億美元。
但是,由于國產環保設備及儀器儀表檔次不高,我國化工行業的節能減排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比如,國內開發的污染在線監測儀器儀表尚未完全過關,進口監測儀器儀表又價格太貴。因此,除關鍵必要部位外,很多大型化工企業只好采用人工取樣、分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保技術的發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此次會議上,與會專家明確表示,隨著排污總量控制的推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加嚴和清潔生產的實施等,化工環保設備的性能和技術需要進一步優化,提升產品的檔次。質量上的缺陷、材料性能和質量的不適應,以及少數產品適用性不佳等,是影響化工環保設備質量穩定的重要因素,必須加以改進提高。同時,提高高新技術產品比例和重大技術裝備的成套水平,推進關鍵技術創新,發展某些領域缺乏的技術裝備、高效低成本的環保機械產品,是當前和今后提高產品品種滿足度的重要內容。某些重點環境工程的質量較差,甚至建成后不能運行,出現問題的原因涉及工程設計、成套能力、產品質量及工程管理諸多方面,同樣應引起重視。同時,有關人士強調,應該慎重對待引進二手設備的項目,因為在購買舊設備的同時往往將落后或污染引入國內,對未來的環境治理埋下了隱患。
據了解,目前化工環保設備的市場需求熱點是: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再生水(中水)回用成套設備、燃煤煙氣脫硫脫硝設備、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處理設備等。此外,清潔生產的眾多領域都將是環保設備新的發展空間。專家預計,由于目前環保初級產品、低檔次產品、通用技術已經供過于求,因此,調整技術結構、產品結構,開發高技術含量產品,成為多數環保設備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謀求自我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重點企業將向綜合性、產品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希望加強合作(包括中外企業合作),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共同開拓新市場,彌補自身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弱勢。
據悉,在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中,包含了一系列化工企業迫切需要的高科技環保設備。如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成套設備,爐內噴鈣及尾部增濕活化脫硫成套設備,高溫高濾速袋式除塵器,浮油回收機,高濃度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成套設備,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反應器,膜生物反應器,污泥快速制肥成套設備,廢橡膠裂解制炭黑和燃料油成套設備等。這些設備的研發無疑將為化工企業節能減排、解決污染問題提供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