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通過摻污水替代高壓蒸汽輸油,實現從井口到集油站外輸不加熱、不加藥降黏集輸,每年可節約燃料油2.57萬噸,節約燃煤5000噸,節約了大量生產成本。
稠油需要熱采,熱采能耗巨大。河南油田生產的原油中,稠油占到了1/3,每年用于伴熱集輸的高壓蒸汽量達40多萬噸。在稠油油田開采中,為保證稠油的正常輸運,輸油系統都配有蒸汽伴熱管線,熱源是采用燃油鍋爐產出并經過減壓的優質蒸汽,集輸成本高,能源浪費大。河南油田從創建資源節約型企業的戰略高度出發,多年來一直圍繞降低稠油熱采集輸成本,在節能降耗上動腦筋下工夫,嘗試各種新技術,取得顯著成效。
河南油田開發時間長,開發成本居高不下,該油田在認真分析成本、效益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推進“323節能降耗工程”,通過“三個替代”、“兩代提高”實現節能降耗。其中一個替代就是“水代汽”,即稠油集輸摻污水替代高壓蒸汽。
目前,河南油田已對井樓、古城、楊樓和新莊四個稠油熱采區塊實施水代汽節能改造工程,包括71座計量站和1071口井,實現從井口到集油站外輸不加熱、不加藥的降黏集輸,每年可節約燃料油2.57萬噸,節約燃煤5000噸,節約生產成本9138萬元。同時,減少大量環境污染物的排放,給油田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007年5月20日,河南油田在采油二廠召開節能示范工程總結表彰大會,對水代汽工程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技術分析。8月6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耀倉在河南油田,到現場專門考察了這項工程,用“精細管理、精打細算、精耕細作、精雕細刻、精益求精”高度評價水代汽工程。
水代汽工程是充分利用污水,這些污水是在稠油熱采過程中產出的并帶有大量熱能,用來替代稠油集輸過程中的蒸汽加熱,實現廢物利用、節約蒸汽的目的,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目標明確后,河南油田成立了以副經理張毅為組長,油田開發事業部、設計院等單位和部門聯合參加的技術攻關小組。油田開發事業部負責項目組織和總體協調,設計院負責工藝改造方案的制定,采油二廠負責現場試驗和全面實施。
河南油田設計院與中國石油大學合作開展稠油管道模擬試驗研究,旨在了解稠油在不同含水率條件下的黏溫變化關系曲線,探尋含水稠油轉相點、黏溫不敏感臨界點,對摻水不加熱、不加藥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以指導稠油水代汽工程的方案設計。 經過認真分析、現場反復試驗和多方論證,河南油田于去年12月份制定了水代汽工程改造方案。根據該油田稠油熱采特點,采用不加熱、不加藥摻水工藝,使節能降耗最大化,利用現有的蒸汽伴熱管線改摻水管線、實現摻水降黏集輸工藝。
其基本原理是將稠油熱采井注汽后排出的含有大量熱能的含油污水,在集油站將油水脫離后,將污水替代以往蒸汽作為熱源進入摻水系統,通過單井流程摻入輸油管線,進行升溫和降黏,以保證稠油的正常輸送。
推進節能工作就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水代汽節能項目的成功實施,就是一個觀念轉變的成功例子。思想解放、觀念創新,是推進節能工作的基礎。蒸汽伴熱已經運行了二三十年,人們對此已經習慣。熟視無睹的東西難以發現增效點,習以為常的事情難以實現創新。只有思想的解放,觀念的轉變,才能有這種節能減排的思路,才能有水代汽這一節能工程。
領導重視,思路清晰,全局統一,是做好節能工作的前提。河南油田節能委員會由局長李聯五、書記周世良掛帥,并將節能工作納入局、分公司的重點工作,轉變舊的觀念,形成定期研究的工作模式。在實施“323”節能工程中,油田全體干部職工統一思想,進行全面的動員部署,每一個項目都有專門的攻關小組,各小組思路十分明確,全局上下統一行動,節能降耗工作穩步推進。
求真務實、科學決策,是推進節能工作的關鍵。河南油田首先通過科技人員多方面的論證,覺得方案可行了,開展先導性試驗獲得成功,再進行大面積的推廣。不同的石油企業,在節能降耗上都有適合自己實際的獨特做法,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
節能工作首先要從管理抓起。管理既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又是我們的強力所在。水代汽工程實際上也是從管理入手,分析能耗,分析工作,找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突破點。上游板塊的能耗,重點是油氣的消耗、煤的消耗、電的消耗和蒸汽的消耗,只有抓住重點,才能有實現最終目標的可能。
節能工作要抓源頭。油田企業大量的地面管線、鍋爐、硬件設備都已經建起來了,為了節能,把它推倒重來,顯然不現實。對各種項目的建設必須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避免事倍功半。通過技術改造,把污水的余熱利用起來,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節能項目,同時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污水改造項目。
節能工作要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技術的進步可以帶來無窮的效益,水代汽改造是通過含水技術的革新和改造實現節能。新技術有無窮的效益,今后的工程建設也同樣必須堅持依靠技術節能的理念。
節能要向全員參與要結果。節能工作要系統抓,節能工作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工作,而是全體員工的工作。要使廣大員工意識到節能的重要性,從而把節能工作自覺滲入到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