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經濟尚處在完成工業化過程的關鍵時期,因此今后15年,我國的石油消費都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國際油價和我國對外依存度雙雙創新高,我國的能源安全已經到了不能不重視的地步。環球能源網將我國與其它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的石油儲備情況作了比較排行,詳見下表:
國家或組織 石油儲備天數
總天數 政府儲備 民間儲備
美國 158 90 68
日本 169 90 79
德國 127 95 32
歐盟 90
韓國 74.5 29.7 44.8
中國臺灣 60
新加坡 44
泰國 36
印度 19
印度尼西亞 21
中國 35 14 21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發現,美、日、德國的實際儲備規模(政府儲備加民間儲備)都超過IEA(國際能源總署)規定的相當于上年進口量90天的水平,分別為158天、169天和127天。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儲備國。美國多年來平均每年消耗石油8億噸,其中4億噸從國外進口,戰略儲備原油5.44億桶(約7400萬噸),2002年11月又將石油戰略儲備提高到現有儲存能力允許的7億桶(約9520萬噸)的上限,以加強美國的長期能源安全。2003年1月1日起,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每天又增加了15萬桶。現在,美國第6個儲備項目已經計劃,可使總儲備能力達到15億桶。
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儲備國。日本年消耗石油2億多噸,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對中東的依賴度占71%以上)的情況下,擁有半年以上的戰略儲備。石油儲備水平已從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時的67天(民間儲備67天)、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年)時的92天(民間儲備85天、國家儲備7天)增加到海灣危機(1990年)時的142天(民間儲備88天、國家儲備54天),現己達到169天。
歐盟的石油儲備已從原60天增加至2003年3月的90天。
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都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如韓國針對恐怖襲擊事件后的形勢,決定最大限度地增加石油儲備。韓國石油消費量為202萬桶/天(約1.01億噸/年),石油進口的76.8%依賴中東地區,韓國已將石油儲備天數增加到74.5天(1.51億桶,折2054萬噸),其中國家儲備量29.7天、民間儲備量44.8天。中國臺灣、新加坡、泰國的石油儲備天數分別為60天、44天、36天。印度原油消費量1.05億噸/年,其中70%靠進口,現有原油儲備能力570萬噸,只能供國內煉廠使用19天。在未來3年內,印度確定戰略石油儲備目標為1500萬噸,可望滿足全國45天需求量。
印度尼西亞石油部于2007年7月底宣布,已計劃建立戰略石油貯備,以確保長期能源供應。印度尼西亞現擁有成品油商業存量,由國家煉制商和銷售商Pertamina掌握,這些存量現在相當于21天消費量,即2100萬桶/天。印度尼西亞是歐佩克成員,但屬于生產量不斷下降的國家之一。
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石油儲備的開建相對滯后,目前,我國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僅為21.6天。2003年初我國斥資15億元,建立緊急石油儲備系統,以免戰爭和其他緊急情況破壞中國石油供應。現已圈定四大戰略儲備基地:浙江鎮海、杭州灣附近、山東黃島和廣東大亞灣。國家戰略石油儲量一期工程基地確定為岙山、鎮海、黃島和大連。另外,新疆很可能也要被列入計劃。我國石油儲備基地總規劃三期,儲量安排為:一期1000萬~1200萬噸,二期2800萬噸,三期2800萬噸。第一批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分別設在鎮海、舟山、大連、黃島。
現在,鎮海基地52座儲罐已于2006年底全部完成,可以儲備520萬立方米石油。其他基地也將在2007年左右完成建設。該基地于2006年10月初開始注油。據了解,基地建設總投資約37億元,儲備能力為520萬立方米。
2007年3月下旬,我國向位于華東地區浙江舟山的第二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注油。舟山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的最大儲量為500萬立方米。
中國第三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山東黃島基地也于2007年4月注油。黃島基地一期建設32座10萬立方米的儲油罐。據測算,10萬立方米相當于9萬噸左右的原油,32座這樣的罐所儲藏的石油基本能夠滿足全國3天左右的石油消費量。
我國首批四大石油儲備基地建成后,總共能形成約十余天原油進口量的政府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21天進口量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中國總的石油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原油進口量。
盡管如此,目前“高燒不退”的國際油價已經對我國實施戰儲計劃帶來了威脅,近10年來,我國的石油產量年均增長率只有1.8%,但石油消費增長率穩定保持在6%以上,由此形成了石油供給的巨大缺口。并且,國際能源機構預測,我國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原油缺口將分別為1.5億噸、1.8億噸和2億噸。2010年我國石油需求將有一半依賴進口(實際上今年內就將達到50%),購買高價油將嚴重地傷害我國經濟,并且,國際局勢很不穩定,如何保障穩定供油也是個大問題。還有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我國至今為止,對戰儲油的所有權、使用方法、油的品質界定、如何保障實施等還未立法。環球能源網認為,除了盡快建立戰儲基地,我國還應該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上狠下功夫,這至少將有利于緩解國際油價攀升對國內經濟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