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減85億開支
“有人說中石化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我認為這一年,對中石化來說都很困難,三四季度更加困難。”蘇樹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道。
“鑒于中石化現金流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我們在7月份調整了投資計劃。我們已經調減了85億開支(其中資本性開支82億),分別是油田板塊19億、煉油板塊17億、化工板塊46億。有些項目計劃被砍掉,也有一些項目減緩建設速度。如果三四季度資金狀況得不到改善,我們還會對一些項目進行調整,比如煉油改造項目,乙烯建設項目等。”蘇樹林稱。
“中石化從去年開始著手調整債務結構,如在境外發行1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并發行300億分離交易可轉債等,已事先對融資進行了籌劃。下一步將加大融資比例,降低融資成本。”中石化財務總監戴厚良說。
而對于下半年是否會有融資計劃,戴厚良則未作正面回應。
在8月26日的發布會上,蘇樹林首先對中石化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73.4%向股東表達歉意,并在發布會中對業績的表現進行了幾點聲明。
“政府相關部門、部委表示關注中石化的經營困難,支持中石化的長遠發展。”蘇樹林稱。
中石化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中石化實現營業收入7347.83億元,同比增長30.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39億元,同比下降73.4%。煉油事業部經營虧損460億,去年同期為收益57.30億。化工事業部經營收益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6.9%,至45.33億。中期每股派發0.03元股息。
原油進口將放緩
“成品油市場需求在下降,三季度中石化原油進口量也會隨之減少。”戴厚良稱。
戴厚良表示,引起成品油需求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奧運會期間北京、河北對運輸的限制、成品油價格的調整,第三季度農用柴油需求的減少。
“政府的補貼是針對進口原油煉制產生的虧損,上半年原油價格持續上揚,政府在上半年為中石化提供了334億的補貼。但目前原油價格持續回落,國內成品油價格在6月20日做了調整,這兩方面的因素將使得煉油事業部的虧損有好轉趨勢。三季度政府的補貼情況,將與原油價格走勢、其他油類產品的價格情況相關,三季度政府對中石化的補貼或將減少。”戴厚良說。
“8月中石化向相關部委匯報工作時,相關部委表示,對三季度加工進口原油的虧損將繼續適度補償。”蘇樹林補充道。
下半年,中石化對煉油事業部的止虧信心并不十足。
“除非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煉油的效益才會有根本性的好轉。”戴厚良稱。“我們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將有50%的下跌。”成品油價格的波動對中石油的影響較大。煉油板塊與銷售板塊是通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少賣一點,虧損就會減少一點。
“原油價格是動態的,至于如果三季度原油價格走強,成品油會不會提價,我們未收到政府相關部門的信息。”戴厚良稱。
蘇樹林表示,“中石化海外并購由中石化母公司在做,目前中石化上市公司不會對海外并購有直接的資金安排,上市公司尚未直接參與到海外并購事宜。但上市公司將來一定會介入母集團的海外并購。”
“關于中石化入股英國帝國能源集團的事宜,目前中石化正在對此公司做內部評價,尚未上升到母公司研究層面。”蘇樹林續稱。
蘇樹林表示,確實有些海外并購項目正在進行,但都屬于前期工作,尚無實質進展。但中石化母公司的海外并購業務在將來也會注入中石化上市公司。現在尚未有合適的收購,原因在于油價高企,購入風險相對較高,因此上市公司暫時沒有收購母公司的資產計劃及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