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雷漢發、通訊員劉天龍報道:近日,記者在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曹妃甸新區了解到,2005年底通航的兩個25萬噸級礦石碼頭泊位已累計接卸礦石5000多萬噸;2007年8月投入運營的兩個5萬至10萬噸級通用散雜貨碼頭已累計轉運貨物1800萬噸;首鋼搬遷工程、南堡油田開發工程進展順利。曹妃甸新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曹妃甸新區進入基礎設施、產業聚集和城市建設全面推進的新階段。截至目前,新區累計完成投資600多億元,一期工程中的道路、給排水、供熱、燃氣等10個市政專項規劃全面完成;通港高速公路將于近日開通;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承擔北煤南運任務的煤炭碼頭一期工程已完成主體施工;首鋼京唐鋼鐵廠一期工程將于今年10月投產,形成485萬噸年生產能力。同時,曹妃甸新區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先后與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簽訂了18個重大項目建設協議,總投資達到1000多億元。預計到“十一五”末,曹妃甸工業區總投資將在1500億元至200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達100億元以上。
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新區管委會主任姚自敏告訴記者,曹妃甸新區將具備四大基地功能。一是特大港口基地。建設30萬噸級以上大型泊位16個;10萬至15萬噸級泊位50個;5萬至8萬噸級泊位200個。二是精品鋼鐵基地。力爭到2010年形成千萬噸精品鋼鐵生產能力,遠期形成3000萬噸生產能力;三是新興石化基地。進口原油碼頭和冀東油田規劃建設1500萬立方米原油儲備基地、1000萬噸煉油和100萬噸乙烯大型石油煉化一體工程,發展聚合物、精細化工、日用化工及其下游產品;四是大型裝備制造基地。依托精品鋼鐵基地生產汽車板、橋梁板、造船板、鍋爐板、硅鋼板等高附加值板材,建設大型船舶、港口機械、石油鉆探機械、冶金設備、工程機械等一批大型、重型裝備制造項目,逐步形成中國北方地區鋼材與裝備相互依存發展的臨港裝備制造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