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河壩102井順利通過勘探南方公司鉆井工程竣工驗收。綜合評議認為:該井工程質量優質,工程資料優秀。河壩102井成為勘探南方分公司成立以來川東北工區第一口優質井。
川東北勘探主要目的層高含硫、高壓、高溫、高產、埋藏深,地層具有壓力系統多、壓力窗口窄、穩定性差、可鉆性差、傾角大易斜等特點,鉆井工程面臨“噴、漏、卡、塌、毒、硬、斜”等諸多技術難題。該地區第一輪探井部署了3口,普光1井、毛壩1井部署在普光及其外圍,鉆井周期均在2年以上。河壩1井部署在通南巴河壩場構造,一打就是3年多。在隨后的幾輪鉆井中,勘探南方分公司針對性地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垂直鉆井技術、氣體鉆井技術、PDC+螺桿復合鉆井技術等不斷成功引進、創新、推廣應用,以及不斷調整井身結構、引進先進的堵漏技術、固井技術,逐步形成了適應川東北鉆井技術系列,鉆井速度大幅度加快,工程質量普遍提高,鉆探能力、施工安全性大幅度提高。新近通過中石化成果鑒定的“高含硫氣井鉆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總體水平國際先進,核心技術及配套工藝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鉆井工藝技術的進步為創建優質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河壩102井是勘探南方分公司部署在通南巴構造帶河壩1塊西南翼高點的一口重點評價井,設計井深5545米,完鉆井深5545.6米,一開至完井工程工期433.54天。井底水平位移76.17米,井身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固井質量合格,完井套管頭密封試壓合格。
該井由西南重鉆70853鉆井隊承鉆,生產組織嚴密,嚴格執行設計和技術指令,克服河壩地區高溫、高壓、高陡、漏失嚴重、可鉆性差等困難,積極應用空氣鉆井、氮氣鉆井、PDC鉆頭、PDC+螺桿復合鉆井、潤濕反轉技術、聚硅醇非滲透鉆井液體系等多項高、新技術,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開空氣鉆井段平均機械鉆速4.41米/小時,二開空氣鉆井段平均機械鉆速7.78米/小時,三開復合鉆井段平均機械鉆速2.24米/小時。鉆井新技術的應用,大大加快了鉆井速度。二開用Ф311.2毫米鉆頭鉆至井深4622米,Ф273.1毫米套管下深4620米,創川東北地區同類尺寸井深結構最深紀錄。二開下入小接箍尾管,四開下入無接箍尾管,豐富和完善了川東北井身結構。
河壩102井的鉆井工程,創造了川東北通南巴地區鉆井周期最短、平均機械鉆速最高、工程質量最好、安全生產零事故等優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