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井控制管理工作是基礎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機采技術、開采成本的高低。由于油田井況復雜,綜合含水高,地層水礦化度高,管、桿、泵工作環境相對惡劣,加之普遍泵掛較深、管桿老化問題嚴重,井內腐蝕、偏磨、出砂、結蠟、結鹽、結垢等現象嚴重,造成了目前因管、桿、泵問題躺井的數量占到了總躺井數的75%以上,偏磨和腐蝕已成為機采技術面臨的最大問題。
鑒于此,在油田油氣技術管理部的統一安排下,首先從建立組織機構入手,各油氣生產單位均成立了控躺治躺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單位的治躺控躺工作。在此基礎上,油氣技術管理部建立完善了控躺治躺管理辦法,按照一井一策的治理思路,從躺井成因的定性、躺井上作業流程、管理單位及職責劃分、采油管理、方案設計及工藝配套管理、作業與后勤配套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要求,并實行作業跟蹤描述制度,建立躺井跟蹤管理數據庫。與此同時,為了加強治躺控躺工作,油田完善了旬度分析月度總結季度交流例會制度,即采油廠每旬度定期組織召開有關單位參加的治躺控躺分析會,每月將當月躺井情況及月度工作總結上報分公司,分公司每季度組織召開躺井總結分析交流會。
在油氣技術管理部的牽頭組織下,油田不斷探索和改進控躺治躺工藝技術。面對偏磨腐蝕問題日益突出的實際,一方面強化工藝方案設計,如采油四廠提出了“誰設計、誰跟蹤、誰變更、誰總結的原則”,增強了每位工程技術人員的責任心,確保了工藝配套實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強化防偏磨配套技術的集成應用和防偏磨工藝的推廣應用,針對部分井油藏實際及井筒情況,調整油井采油方式,從根本上治理偏磨問題。
針對采油二廠、采油六廠躺井比例高的問題,通過全面分析,油田油氣技術管理部對采油六廠腐蝕躺井開展了專項治理,在完善腐蝕監測網絡的基礎上,進行了緩蝕劑配伍性試驗,科學合理確定緩蝕劑,同時研究確定了緩蝕劑添加周期,確保有效遏制腐蝕。針對采油二廠出現的抽油泵躺井問題,在年初下發通知,全面更換碳化鎢球座、凡爾球。截至目前,已有487口井陸續更換碳化鎢合金鋼材質凡爾座的抽油泵。同時,采油二廠還對于尚未更換新材質的井加強監控,建立了預警制度,加強了措施與維護的結合。上半年,采油六廠、采油二廠躺井井次和躺井比例大幅下降,采油四廠、采油一廠持續保持了較低的躺井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