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奮戰200天,力爭年內完鉆8口深井,在大邑氣田整體探明儲量1000億立方米,打好百億氣田建設第一戰,加快生產、支持災后重建”。進入7月以來,西南油氣田全面展開整體探明大邑氣田的攻堅戰。
大邑構造圈閉面積為108平方公里,資源量豐富,且天然氣質量優良,不含硫化氫。2006年,大邑1井獲得油氣突破,去年通過儲層改造再獲油氣成果。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已在大邑構造部署探井,并修建了一條天然氣管線。
整體探明大邑氣田是西南油氣田2008年工作的重頭戲,也是集團公司打造上游長板,做大天然氣業務的主陣地之一。去年9月,蘇樹林總經理要求西南油氣田加快勘探開發步伐,把建設百億氣田作為一個階段性目標。按照集團公司的總體部署,西南油氣田已經初步繪就大邑氣田的建設藍圖。2008年將在大邑氣田整體探明1000億立方米,2009年開始全面開發,2010年底建成大型氣田。屆時,一個大氣田將在成都市郊崛起,成為繼新都氣田、洛帶氣田之后的又一個都市氣田。
整體探明大邑氣田也是西南油氣田支持災后重建,推動四川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大大緩解四川省特別是成都地區的用氣緊張狀況。
整體探明大邑氣田將是一場挑戰技術極限的硬仗。據專家介紹,此前大邑氣田完鉆的4口井平均井深為5400米,平均鉆井時間8個月。而此次部署的8口深井中,平均井深近6000米。在“井愈深,鉆井愈難”的情況下還要提前兩個月完鉆,實現半年完鉆一口深井,難度極大。
大邑構造屬于川西深層,地質條件復雜,井壁穩定性差,裂縫發育漏失嚴重,可鉆性差。地面上大邑地區屬于成都市,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許多井位不具備部署條件,只能采用定向鉆井等技術,特別是多口井是大斜度井,對鉆井要求相當高。
技術和管理是打好這場硬仗,實現半年完鉆一口深井的關鍵。為提高鉆井技術水平,西南油氣田工程技術研究院日前舉辦了鉆井工程技術論壇,西南石油大學羅平亞院士等眾多專家紛紛獻計支招,為深井鉆井提速提供技術支撐。同時,西南油氣田以鉆井為龍頭,加強組織管理,嚴明工作職責,確保無縫銜接,并進行檢查督導和考核獎懲。每月對各單位施工質量、安全環保、工程進度、創新指標等方面工作進行考評和通報,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實現鉆井提速、提效,力爭創造深井鉆井的“大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