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石化產業發展論壇在泉州召開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7-02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日前,第二屆海峽兩岸石化產業發展論壇在泉州市泉港區舉行,同時舉行的還有中國石油化工泉港園區授牌、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泉港園區揭牌儀式。此次論壇活動是在海峽兩岸石化產業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情況下召開的,海峽兩岸業內人士與權威專家就石化業熱點課題...
日前,第二屆海峽兩岸石化產業發展論壇在泉州市泉港區舉行,同時舉行的還有中國石油化工(泉港)園區授牌、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泉港)園區揭牌儀式。此次論壇活動是在海峽兩岸石化產業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情況下召開的,海峽兩岸業內人士與權威專家就石化業熱點課題展開充分的交流研討。他們普遍認為,湄洲灣石化基地泉港先導區建設正加速推進,將成為海西石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軍和對臺石化交流合作的排頭兵。近年來,泉港石化工業區按照“產業發展一體化、公用設施一體化、物流傳輸一體化、環保安全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推進企業、產業間副產品、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逐漸構建資源共享、副產品互換、產業共生、穩定高效的石化基地生態工業鏈網。泉港區有關方面表示,泉港已成為福建省石化項目最為集聚、最具發展潛力和后勁的區域。泉港的發展目標是,至2010年石化產值超過1000億元,至2020年超過2000億元,煉油2400萬噸,乙烯200萬噸,丙烯、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各超百萬噸的年產能,將從根本上解決海西基礎石化原料缺乏的問題。在論壇上,臺灣區石化工業同業公會會長周新懷做了題為《閩臺石化合作共創雙贏》的報告,他認為,石化工業是臺灣島內最為完整的工業產業之一,但近年來外移趨勢明顯。而石化產業也列入福建重點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泉港區作為擁有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產能的高起點、集團化、集約型石化基地,近年來全面啟動建設24.5平方公里的泉港石化工業區,加快開發鯉魚尾作業區化工泊位群及200萬立方米化工倉儲區,設立運作海峽石化產品交易市場等, 加強與臺灣石化產業對接,使福建省擁有了承接臺灣石化產業轉移的得天獨厚重要前沿平臺。近些年來,臺灣中纖、臺苯、臺灣中石化等臺灣知名石化企業紛紛前來考察洽談,并且已有20多個帶動性強、經濟效益高的臺資項目落戶泉港。其中,臺資企業華星石化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建設全國第三家低溫液化氣庫,已占據福建省1/4的液化氣市場。泉港正成為兩岸石化產業合作的前沿平臺,一個閩臺石化上、中、下游產業一體化的配套協作體系已現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