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國際原油期貨窄幅盤整。歐洲經濟疲軟、美國石油產量快速增長及IEA下調需求預測均打壓油價,但美國汽油短缺、中東局勢緊張氣氛升溫支撐原油期貨。
截止11月15日,WTI近月期貨收于85.45美元/桶,較一周前微漲0.36美元/桶或0.42%;Brent近月期貨收于110.98美元/桶,較一周前漲3.73美元或3.48%。
截止11月14日一周,紐約NYMEX原油近月期貨結算價最高86.32美元/桶,最低85.09美元/桶,交投區間在84.13-86.77美元/桶,低端較前一周漲0.08美元,高端跌 2.45美元;倫敦Brent原油近月期貨結算價最高109.61美元/桶,最低107.25美元/桶,交投區間在106.12-110.39美元/桶,低端較前一周漲1.36美元,高端跌1.25美元。
希臘償債能力及西班牙債務的不確定性令國際油市承壓,而近期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經濟數據低迷,最新公布的9月歐元區工業產值環比跌2.5%,這是 2009年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導致投資者對歐元區經濟前景愈發悲觀。此外,隨著頁巖油的開發,美國或將在5年內成為最大產油國,并將在2030年轉變為石油凈出口國,其天然氣的發展也將逐步減少對石油的需求和依賴。然而,傳聞美國東北部汽油供應緊缺,且災后需求復蘇也推動汽油期貨上漲,原油期貨隨之走高。但在風暴過后,美國能源部決定釋放10萬桶成品油應急儲備,油價再度回跌。以色列及巴勒斯坦沖突加劇中東局勢緊張氣氛,且美聯儲表示將在未來4年保持寬松貨幣政策,支撐油價小幅回升。
過去一周WTI-Brent價差維持在22-24美元/桶的較寬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原油供應充足,歐元區債務危機繼續發酵,隨著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原油庫存持續高企也將抑制油價上漲,但中東緊張局勢若進一步加劇,則油價將受到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