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中石油發布半年報,延續去年的下滑趨勢,其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6%,煉油與化工板塊虧損狀況仍然嚴重,達288.75億元人民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經營利潤同比大跌84.7%。
財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石油實現營業額1.0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實現凈利潤620.26億元,同比下降6%。該公司表示,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受進口天然氣數量增加及進銷價格倒掛、國內成品
油價格宏觀調控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
從數字上來看,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上半年盈利的確出現了大幅度下滑。雖然天然氣銷售量增加與城市燃氣及LPG等業務持續發展,令中石油上半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的營業額醒目,為980.62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同期的816.06億元人民幣增長20.2%。但是受進口中亞天然氣及
LNG(液化天然氣)虧損增大影響,上半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利潤僅為16.37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同期的107.3億元人民幣下降84.7%。而2011年上半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僅比2010年同期利潤下降4.3%。
廈門大學能源中心主任
林伯強表示,國內天然氣要從國外進口,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在國外進口天然氣的購價要比在國內出的售價高出很多,高買低賣是其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隨著天然氣出廠價提高,天然氣價格改革如果仍沒有實質性進展,這種尷尬的情況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從財報中也不難看出中石油在天然氣與管道板塊支出的增加,2012年上半年經營支出964.25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上半年的708.76億元人民幣增長36%。主要原因是由于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進口中亞天然氣104.5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23.1億立方米的購買支出增加。
中石油總裁周吉平在中期業績記者會上也表示,公司從海外進口的天然氣價格倒掛,導致上半年該業務虧損225.9億元人民幣,但獲得中央政府30多億元的增值稅返還,因此該業務實際虧損196億元。
周吉平表示,天然氣的價格問題已經引起廣泛關注,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家發改委此前就明確表示,今年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要推進
成品油價格機制的改革以及天然氣價格機制的改革,這對天然氣價格機制的試點和推廣將產生積極作用。目前國內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20%,預計該比率在2012年后更會超過30%,因此改革價格倒掛問題非常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