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投資者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發行首日上摸48.62元人民幣,而4月22日跌到15.35元,跌破了16.70元的發行價。中石油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降31.5%,主要原因是成品油價格管制和特別收益金兩項政策使得中石油兩頭受壓。
中石油股價大幅下跌,投資者難免抱怨連連,價格管制抵消了企業上市后帶來的增長動力,扭曲了企業的經營狀況。高盛的經濟學家梁紅指出,有關部門一直在通過各種限價措施為最終用戶提供變相財政補貼,而這種補貼是以非金融業國有企業的損失為代價的。今年1~2月總體非金融業的稅前利潤同比下降了5.6%,而其他非國有企業領域的利潤同比增長了34.7%。
限價措施扭曲了行業利潤分布情況。政策損害了下游行業國有企業的盈利,而有利于銀行業。受益于強勁的貸款增長和高額的存貸款息差,今年銀行業的利潤增長依然強勁。
政府為了平抑價格,避免旺季期間的大范圍能源短缺,不得不通過補貼來彌補企業的損失。如果上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未能減弱,政府只能增加補貼。高盛預計,如果選擇為石油加工、電力和水務行業這三個行業的虧損提供補償,那么補貼總額將達到人民幣4100億元,達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6%。
中石油受到的政策限制讓該公司很難被外國投資者看好。里昂證券的中國研究主管劉煒指出,中石油最近有一些新的油田和氣田的發現,但受到特別收益金影響,缺乏勘探和生產的積極性。根據規定,在原油價格超過40美元一桶時,開采銷售的企業因此獲得的超額收入需要按照比例征收特別收益金。現在國際油價已經到了120美元,投資銀行高盛預計未來6~24個月,油價有可能每桶升至150~200美元,因此預計中石油今年煉油業務的虧損會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并將其評級由"買入"降到"沽售"。
"老投資者喜歡選擇在一個行業最差的時候買入,"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邊風煒說,"對中國上市公司來說,對于政策的預測重要性遠超過對于它經營的預測。業績最差的時候反而可能出現政策上的變動。"
無論在哪個國家,成品油價格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因為牽涉到的利益集團太多。如果政府最主要的目標是保護弱勢群體,那就應該尋找更為恰當的補貼方式,否則等于是中石油的股東補貼了有車階層和汽車產業。有專家建議,考慮到絕大多數的汽油用于汽車和摩托車,可以放開汽油價格,只補貼柴油,因為柴油主要用于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瑞銀的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中國政府可以直接補貼低收入人群,現在對成品油實行限價等于是補貼了所有人,應該把政策落實到更需要補貼保護的消費群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