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對伊朗最新一輪制裁措施已于7月1日生效,受此影響,
伊朗石油出口遭遇重挫。處于困境之中的伊朗拋出了新的“核潛艇”計劃。
歐盟發起對伊“最嚴厲”制裁
據悉,此次歐盟的制裁內容包括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購買或運輸石油和石油產品,歐盟保賠機構禁止為運送伊朗石油的船只提供保險服務等。上述措施被普遍認為是歐盟迄今針對伊朗實施的最嚴厲制裁。
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六月份,伊朗的日均石油運輸量大概在120萬桶到130萬桶之間,七月份伊朗的日均石油出口將不會超過110萬桶。而在2011年,這一出數字為220萬桶。這也使得伊朗的國家稅收每月損失至少30億美元。
石油出口重挫
由于與伊朗油輪公司的貨運成本產生糾紛,伊朗的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中國會延遲與伊朗的石油交易;而伊朗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印度也將由于油輪型號問題在7月減少伊朗石油的進口;由于航運保險事宜受到歐盟制裁,日本和韓國本月也將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本周,肯尼亞本欲每日從伊朗購買8萬桶的石油,但迫于美國和歐盟的壓力,它最終取消了交易計劃。
由于銷售量的下降,伊朗已被迫在海灣地區囤積賣不出去的原油,航運人士表示,伊朗本月的石油存儲將可能達到至少8300萬桶,這一規模是6月份的兩倍。此外,伊朗如今每天減產大約295萬桶石油,這幾乎是25年來產量最低的時期。
伊朗預計每天會為各個亞洲石油進口國輸出最大限度為89萬桶的石油,相比于去年同期的每天148桶的出口量,已經下降率40%。
伊朗拋出核潛艇計劃
面對國家日益嚴峻的危機,伊朗軍方官員高調宣布,計劃制造首艘核動力潛艇,以備將來所需。
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中東問題研究專家沙尚克。喬希認為:“伊朗宣布核動力潛艇計劃,以增加談判籌碼。”按他說法,伊朗可以把放棄核潛艇計劃作為籌碼,要求國際社會予以“回報”,也可用它作為借口,繼續鈾濃縮。他認為這是“伊朗在遭遇史無前例的嚴厲制裁之下”而采取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