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原油價格的不斷下跌,也引起了市場對
中石油業績的擔憂,同期股價也下跌了接近6%,一度跌到歷史最低價持續低迷的國內
成品油市場在下周將迎來年內第三次下調。
多家機構的分析均指出,7月11-12日前后成品油零售價新一輪下調必然到來。近期國際
油價的反彈,僅僅能使得最終的調價幅度繼續縮小,并不能阻止成品油價格的再次下調。
由于
國際油價不斷下跌,成品油下調的預期一直都很強烈,市場需求疲軟,雖然兩大油企的煉廠開工不足,但仍舊一直處于高庫存狀態。
國際原油和成品油價格的跌跌不休,可以說威脅到了中石油和
中石化兩大油企的利潤。
成品油價格三連跌成定局國際原油的短暫下調并不能阻止今年成品油價格的第三次下調。
截至7月4日,三地(辛塔、迪拜、
布倫特DTD)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00.373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97.555美元,較6月7日基準價下跌9.52%.卓創資訊預計,因目前距本輪計價周期僅剩5工作日,近日,國際原油的大幅反彈無力將三地變化率從-9%拉回-4%,7月11-12日前后成品油零售價新一輪下調必然到來。近期油價的反彈,僅僅能使得最終的調價幅度繼續縮小。下周成品油下調仍舊是板上釘釘。
此外,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的幅度大致將在400元/噸,調價落實后,兩大油企的0#柴油的出廠價也必將下降400元/噸,約下滑5.31%;93#柴油出廠價下降424元/噸,約下滑4.92%。據此,卓創測算得出,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將減少煉油環節綜合收益的2.97%.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生產加工表現來看,中石化煉廠在今年三四月份出現下行,主要是由于檢修的影響,煉廠開工率不高。但檢修結束以后,受到成品油連續兩次下調的影響,下游市場疲軟,貿易商不愿意接貨,庫存較高。預計中石化第一季度利潤還可以,但是第二季度的產出比就比較低。
由于市場對成品油價格下調的預期比較濃烈,兩大油企煉廠開工嚴重不足。
中宇資訊數據監測顯示,受需求疲軟影響,中石化下調其加工負荷,6月中國主營煉廠開工率繼續下滑。至6月下旬,全國主營煉廠開工率較下跌至81.47%.“從銷售環節來看,目前兩大油企的大區調撥均價在93#8986元/噸,0#在7654元/噸,而國內市場銷售價格93#8939元/噸,0#柴油7499元/噸,均處于虧損狀態。”卓創資訊分析師呂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