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10日)上午,曾經參與建設靖邊工業園區的200多名工人,涌入園區,拉著橫幅,抗議
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拖欠薪資。4輛挖掘機橫停在出入靖邊工業園區的唯一干道上,阻斷了園區機動車輛的通行。引起糾紛的正是4輛裝載機輪子下的柏油馬路,這起與陜西延長有關的薪資糾紛自2010年已開始。
包工頭:“延長”欠了約1億元
靖邊工業園區由延長和靖邊縣共建。目前園區內只有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榆能化”)和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化建”),這兩家公司同屬延長。園區內唯一的干道2009年開建,由榆能化出資,化建負責建設;化建將10個標段投標,12家建設公司最后競得。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和道路建設,土方工程2009年6月開工,同年7月28日完成;道路建設2009年9月開工,2010年6月底交工。但交工后,工資并沒有當場結算。
2010年起,12家建設公司的包工頭就開始討要工資,但一直沒有完結。一名包工頭告訴記者:“我負責土方與道路一共約1000多萬元的活兒,延長給了300萬,還有800萬沒有結算。”依照12位包工頭給記者的估算,延長一共欠薪約1億元左右。
昨日,不少當時參與修建園區馬路的工人、工人家屬和包工頭一起聚集在榆能化的辦公樓大廳里。一名姓張的工人告訴記者,他當時參與了修路,但沒拿到多少錢。還有不少包工頭用自己的錢墊給當時修路的工人。一位包工頭透露:“園區管委會曾答應協調解決,但至今還是沒結果。”
榆能化:新舊定額引起爭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榆能化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榆能化的錢已經付清了,可能是化建沒有把錢支付給施工方。”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根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確認了這件事情。“與包工頭直接發生合同關系的是化建,我們已經把錢全部支付給了化建。”他說,“我們不接受包工頭和工人的要求,因為我們和他們沒有法律協議。”
張根全還向記者透露了爭執的焦點。他說:“道路修好后,完工時間已經超出了合同上的時間,所以薪資結算的標準要用新的定額。”他說新的定額直接影響到了結算金額。
榆能化交給化建的錢,是依照新的定額計算的。這筆錢比按照舊的定額要少很多,但具體少多少,雙方都沒有估算。一名包工頭說:“我們不接受新的定額,他們不承認舊的定額,所以不少標段都沒有結算。”新舊定額的爭執,直接導致薪資的結算從2010年拖到現在。
最新進展:園區管委會出面協調
記者昨日到達化建辦公樓后,化建方面稱負責人不在,不方便透露過多,而且他們也不清楚。昨晚7點左右,記者致電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科社。他對此事不愿多說,稱是因為工程結算引起的糾紛,目前正在處理。
一名包工頭在記者發稿前致電本報,4輛挖掘機已經開走,道路也已暢通。“事情引起靖邊縣政府的關注,園區管委會出面協調,約定明早8點半再次協商,”他說,“我希望這次不再像上次協商一樣,又是一場空。”對于此事,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