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走出去”試水拉美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中國民營石油企業開始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海外油氣收購 上取得突破。
據彭元正介紹,2011年汪和羅石油控股公司在美國成功收購頁巖氣項目,成為首個進入北美油氣領域的中國民企;新疆廣匯集團繼2009年收購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區塊之后,于2011年6月啟動了與之配套的新疆吉木乃天然氣輸氣管道,這是中國首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跨國能源通道項目。
民營企業的海外投資并不止這些。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張躍在2011年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年會上透露,“石油業商會有兩位副會長在新加坡擁有6艘30萬噸油輪,世界范圍內建了1300萬立 方 米 的 油 庫 , 一 年 銷 售 額 達 到1300多億……在文萊,中國一家民營企業建成了1000萬噸的煉油廠,現在還在擴建二期工程,這也是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在國外最大的一筆投資,達到40多億美金。”
同時,隨著中拉能源合作的全面展開,民營油企也將目光投向了這塊市場。2011年石油商會組織多 位 民 營 石 油 企 業 家 奔 赴 拉 美 考察,與巴西石油公司計劃在鹽下層石油開采、港口建設等項目中展開合作,投資或達2240億美元。而石油業商會與哥倫比亞石油開采商會、石油服務業商會確定了長期合作關系。古巴、厄瓜多爾、烏拉圭等國也紛紛拋出“橄欖枝”,吸引中國民營油企的投資。
今年民營油企加速海外投資步伐。2012年1月,廣匯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總計2億美元認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爾加里海天然氣有關公司的股東增發新股,從而間接擁有男依瑪謝夫油氣區塊51%的權益。2月份,作為油田技術綜合服務供應商的杰瑞宣布擬對加拿大油氣開發項目投入資金3000萬美元,以延伸公司油氣產業鏈。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認為,面對油氣市場國營油氣企業獨大、競爭難度加大的局面,民營石油企業應該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這不僅是外部環境的客觀要求,也符合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需求。當前階段國際油價基本維持在90美元左右,石油利潤依舊可觀,全球油氣資源開發投資尤其是海洋油氣資源以及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這對民營油氣企業來說,是走出國門的良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