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能源資源市場治理機制的框架設想
第一,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在能源資源供應市場中,建立全球信息溝通機制,提高能源資源交易的透明度,減少或取消對能源資源市場的行政干預或壟斷。建立全球能源資源交易數據庫,協調各國通報能源資源的生產、消費數據,要求有關機構公布交易頭寸、保證金數額等重要指標。加強對需求預測,引導消費需求,保障市場的穩定供應。
第二,建立價格協調機制。制定市場競爭規則,建立價格平抑機制。進一步放開價格管制,打破個別國家和企業對某些能源資源的價格壟斷。建立能源資源期貨市場和全球儲備體系,當價格波動嚴重異常時,通過增加保證金頭寸、動用儲備等措施,緩解價格波動。建立各國能源資源的補貼、生產、貿易、投資政策的協調機制,防止各國單獨制定政策產生的外部性。
第三,建立金融監督機制。將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與能源資源市場體系改革聯系起來,建立全球能源資源衍生品市場的金融監督機制,加強對資本流動和金融創新的監督,防止能源資源過度金融化和杠桿化,減少金融或礦業寡頭對商品市場的大肆投機和價格操縱行為。
第四,建立安全應急機制。建立全球能源資源安全應急機制,制定必要的應急預案,針對能源資源運輸供應過程中的突發事件開展聯合演練。各相關國家要及時通報安全信息,例如威脅海、陸運輸通道安全的犯罪活動,地震海嘯等不可抗力引發的供應中斷,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范圍環境損害等。
第五,建立合理消費機制。引導國際能源資源消費趨向清潔、低碳化,在國際社會建立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節約環保型社會組織體系。
第六,建立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機制。進一步放開價格管制和管道限制,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建立區域和全球能源資源統一市場。。。
G20即20國集團,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余十二個重要經濟體組成。20國集團成員涵蓋面廣,該集團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占到了全球90%,貿易額占全球的80%,已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
頁巖油埋葬石油產量峰值說花
旗近期發布報告,分析北美石油產量大增的影響。花旗認為頁巖油的突破粉碎了石油產量峰值說這一支撐石油價格長期走高的理念。國內石油產量大增使得美國進口大幅減少,將推動WTI-Brent價差進一步拉大。FT認為美國對國外能源依賴減少將大幅改善經常賬戶收支,從而支撐美元走強,改變美元與油價之間負相關的關系,影響美聯儲超寬松貨幣政策,深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
1.北達科他州正在埋葬石油產量峰值(peak oil)的理念,前者正在引領美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石油生產商。
全球石油生產已經達到峰值或正在達到峰值的理念支撐著油價長達十年的上行趨勢中的大部分。這一理念被供給總是不能達到各國政府和IEA設定的樂觀預測的事實所支撐。IEA總是習慣于對來年非OPEC國家石油供給做出大幅增長的預測,但總是在接下來18個月里面將這些預測值調低。
2. 這一模式看起來面臨變化,主要是由于美國新的頁巖油的開發。來自頁巖油(以及附帶的頁巖氣)的產量增長非常迅速,帶動美國石油總產出上升,即使是在阿拉斯加和加州的傳統石油產量繼續其結構性下滑和墨西哥灣石油產量剛剛從漏油事故后緩慢回升的情況下。
此次美國石油產量飆升的主要驅動力量是頁巖油,包括北達科他(Bakken),德克薩斯(Eagle Ford和Permian Basin)等。
3.花旗預期美國石油產量將大幅超出預期,并預期行業的預期將大幅落后于現實情況,正如多年來對待頁巖氣那樣。
自2000年代中期起,公司開始將改革了整個美國天然氣供給圖景的破碎技術應用到頁巖油生產。這一成果已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石油生產國。
頁巖油產量的上升已經顯著影響了石油市場,來自于Bakken和Eagle Ford以及其他地方的石油,是導致WTI油價與Brent油價以及全球替他原油價格指數脫鉤的關鍵驅動因素。
沒有這些產量的增加,美國石油進口量將比現在高出1百萬桶/每天。隨著頁巖油產量加速增長,花旗預期產量到2020年至少將上升2百萬桶/天,其對油價影響力將更大。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回升將可能導致額外增加1.7~2百萬桶/天的產量。如果對加州頁巖油開發的政治障礙被克服,那么有望再增加1百萬桶/天。
4.供給大幅上升導致需求下降,從而進一步加大了其影響。國內產量上升已使得美國凈石油進口總額從2007年中期超過1300萬桶/天下降到2011年末的800萬桶/天,美國如今已在過去60年以來第一次成為煉油產品的凈出口國。國內需求中由進口石油滿足的比例從2005年的60%下降至2011年的45%。
花旗預期美國進口要求將進一步下降,隨著美國越來越接近自給自足以及墨西哥灣石油產量上升,花旗預期WTI與Brent之間的價差將達到更高的水平,類似美國天然氣與歐洲之間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