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3月23日電(記者范迎春)大慶油田目前正在展開一場新的“大會戰”。其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原油生產穩定在年產4000萬噸水平。
為緩解國內石油供應緊張的局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確定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是推進實施儲量增長高峰期工程和老油田二次開發工程。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 王牌”支柱企業之一,大慶油田將在其中繼續擔當重要角色。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玉普表示,年穩產4000萬噸的任務非常艱巨,困難也非常多,但是油田上下有決心保證目標如期實現。“這將是大慶油田創建‘百年油田’的重要步驟之一。”他說。
自1959年開發以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9億多噸,占同期中國原油總產量的40%左右。1976年至2002年,大慶油田連續27年年生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被稱為世界石油開發史上的奇跡。2007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4169.8萬噸,仍占當年中國原油生產總量的近四分之一。
但作為資源型企業,大慶油田的原油逐漸減少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到目前,油田的采油綜合含水量已經超過90%,意味著每采出100噸液體,90噸以上是水。
伴隨近半個世紀的開發實踐,大慶油田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掌握了目前世界上領先的系統的勘探開發技術。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吳河勇說,隨著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應用,目前主力油田的綜合采收率達到了50%以上。
“一些新的含油區塊將陸續被發現,一些已經‘枯竭’的油田也將借助新技術煥發第二次青春。”吳河勇說,最近8年,油田累計提交石油探明儲量6.7億噸,2004年以來探明儲量連續4年保持在1億噸以上。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馮志強說:“目前大慶油田所在的松遼盆地及周邊仍然有數十億噸有待探明的地下儲量,這是油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的大慶石油會戰,被認為是改寫我國“貧油”歷史的偉大壯舉。圍繞著新時期如何實現10年穩產的階段性目標,有著艱苦奮斗、為國分憂優良傳統的幾十萬大慶石油人正在投身到一場新的“會戰”當中。
在大慶油田采油一廠地質大隊三次采油實驗室,28名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地忙著制定生產指導方案。廠長萬軍說:“僅高濃度聚合物驅油技術一項,就能提高采收率19%。采油一廠今后10年的目標是穩產1000萬噸。”
王玉普說:“油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更大潛力在于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的同時,大慶油田將更注重自身的節能減排,創建節約型企業、綠色環保企業、自主創新型企業。”
他表示,大慶油田將力爭成為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塊“樣板田”。到2060年開發建設100周年的時候,大慶油田仍將是國家重要的綜合性石油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