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氣石油:今年4月起通過連接哈薩克斯坦和中國的
原油管道對華出口原油
梅德韋杰夫執政后的難題:如何化解對華輸油引發的俄兩大公司利益矛盾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近日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屬的石油公司(簡稱“俄氣石油”)向政府提出申請,希望今年4至12月通過連接哈薩克斯坦和中國的原油管道對華出口原油108萬噸。這表明,俄羅斯對華輸油“第三條通道”已經可以正常運行。
輸油通道:增一條,停一條
“俄氣石油”申請從今年第二季度起,經阿塔蘇—阿拉山口
石油管道,每季度向中國出口36萬噸石油。
去年11月底,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簽署了石油過境運輸協議。協議規定,俄方可經中哈石油管道每年向中國出口500萬噸石油。而此前由于俄哈雙方未簽署相關協議,俄能源公司從未通過該渠道對華供油。
至此,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主要原油輸送走廊增至三條。除中哈石油管道外,另外兩條都是通過鐵路。它們分別是:通過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邊境通道向中國運送石油;通過俄羅斯與蒙古邊境口岸納烏什基對華出口石油。
然而,據俄塔社14日報道,目前兩條鐵路運油走廊中,只有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邊境通道仍在運營。而另一條通道,由于供油的尤科斯公司處境艱難,這條通道的運營也被暫時中止。但俄方已表示,將安排其他公司履行對華的能源承諾。
候任總統態度積極
近年來,俄羅斯一直在拓展對華的運油走廊。隨著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步伐明顯加快,雙方共同確定了未來俄
中石油運輸的主要通道,即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通往中國的支線。
但一直以來,遠東石油管道建設進展緩慢。俄石油運輸公司新任總裁托卡列夫今年2月在俄《新聞報》上撰文稱,由于總承包商分包項目不力等原因,導致油管施工進度遲緩,工程漏洞比比皆是。
新一屆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曾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經理委員會主席。在這一項目上,他所持的積極態度或許會促進管道建設進程。今年2月7日,梅德韋杰夫在俄遠東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舉行的會議上,責成工業和能源部部長赫里斯堅科與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新任總裁托卡列夫,在今年結束遠東石油管道的一期建設工程。
俄方此前還表示有意建設通向中國邊境的管道支線,這一點在梅德韋杰夫去年2月的講話中也得到了證實。
利益糾葛亟待化解
但是,消極因素也一直存在,比如俄羅斯國內各利益集團的爭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羅斯專家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遠東石油管道的建設引發了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與俄鐵路公司之間利益分配的矛盾。后者擔心,一旦中國修建支線與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鋪設的遠東管道對接,那么目前對華鐵路運油這筆“大買賣”將從此終止。
俄鐵路公司一名高級職員曾對記者說,如果俄對華原油年運量在3000萬噸以下,那么鐵路運輸肯定比管道運輸更加劃算。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俄運輸部長列維京和俄鐵路公司副總裁巴巴耶夫都曾表示,可通過改造現有鐵路的方式,增加對華原油運能。一些人士甚至推出折中的“接力運油”方案:先通過一段管道運送,再通過鐵路運輸,然后再換成管道。
雖然兩家公司的協調工作交由俄政府負責,而且從弗拉德科夫內閣時代就由總理親自掛帥、監督石油管道項目的落實,但關于利益分配的問題至今仍沒有明確說法。
鏈接
中俄石油走廊
1、阿塔蘇—阿拉山口石油管道,2008年開始輸油,第一季度輸油15萬噸,未來每季度計劃供油36萬噸。
2、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邊境鐵路通道,今年計劃輸油900萬噸。
3、俄羅斯與蒙古邊境口岸納烏什基鐵路通道,目前已停運
4、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通往中國的支線,尚未確定修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