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成品油調價的消息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
發改委發布消息稱,將于3月20日零時上調汽柴油零售價各600元/噸,其中,汽油約0.44元/升,柴油約0.51元/升。
據了解,這是發改委繼2月8日后,年內第二次上調
油價,此次調價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大上調幅度。
93#汽油攀上8時代
國內油價創歷史新高
卓創資訊表示,600元/噸的幅度基本屬于預期,93#汽油告別7時代攀上8的時代。截止到3月19日,三地原油變化率達到10.73%。
根據卓創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
國際油價走高速度愈發加快,以北京為例,93#汽油從6時代攀到7時代用了540天,而從7時代攀上8時代用了454天,整整縮短了100天。這將預示著,國內已經走上了高油價的快速發展時代。此次調價后,國內油價創歷史新高。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表示,此輪調價之后國內大部分地區93#汽油零售價格將普漲至7.9元/升以上,北京、上海、廣東等地93#汽油將肯定突破8元/升,觸及歷史高位,或對小型車汽油消費有所抑制。
此外,按照發改委歷次調價幅度,單純考慮國際
原油價格的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對應上漲幅度約在750-800元/噸,由于成品油對各行各業的物價傳導作用,此次調價發改委也有適當考慮調價對國內價格水平的影響。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認為,此次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2月CPI增幅落至4%一下,國內通脹壓力和物價壓力緩解明顯;另一方面,此前,溫總理在河南考察期間表示,如果油價上調將相應補貼農民,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做好油價上調的補貼應對,國家上調成品油無壓力。
高盛數據顯示,成品油在CPI中所占的權重只有0.5%左右。同時卓創表示,此次汽柴油平均漲幅在7.4%,因此預計對CPI的影響為0.037%。
庫存消化期
銷售價格或逐步推漲
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8日以來,國際油價保持震蕩上漲的行情,三地原油變化率持續攀升,2月23日,三地變化率漲至4.02%,發改委調價條件之一滿足;3月9日(國際上3月8日),22個工作日滿足,三地原油變化率已漲至8.92%,發改委理論上調窗口正式開啟,但鑒于兩會期間,市場普遍預計發改委將會延遲調價。
實際上,自上周四以來,市場上關于發改委即將上調油價的傳聞就不絕于耳。
由于業內普遍看漲后市,貿易商積極備貨待漲,市場購銷氣氛明顯改善,主營出貨尚可,部分主營目前已完成本月銷售任務。
發改委調價后,預計國內汽柴價格將順勢上漲,其中,柴油將會漲至各地新的零售限價,汽油價格處于批發和零售限價之間。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一旦調價落實,貿易商將會積極拋售前期資源,但目前汽柴終端需求回升有限,在供需面的影響下,國內汽柴價格面臨下滑的壓力。不過,三四月份國內煉廠處于檢修高峰期,后期國內成品油市場資源供應將有所減少,同時,國內主營為了穩定汽柴油價格或將繼續采取控量措施。因此,預計調價后短期內,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將會趨于穩定,不排除部分任務已完成的主營柴油繼續控量。
而每次上調調價后,最受益的莫過于兩大石油巨頭。
交銀國際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2011年
中石油和
中石化的煉油業務將會分別達到610億元及366億元虧損。
“600元/噸的大幅上漲有望令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板塊扭虧為盈。”王金濤表示,并可極大提高銷售板塊的積極性,各地銷售公司資源或陸續放開,不過調價后的高油價可能抑制批發和直銷環節的購銷氣氛,零售板塊或將繼續成為重要利潤增長點。
王金濤還指出,調價之后,市場購銷將逐步恢復正常,由于此前的調價預期令市場提前啟動新一輪的集中補庫,調價后汽柴油市場將經歷短暫的庫存消化期,中石油、中石化銷售價格恐難一次性出現600元/噸的漲幅,或將依據市場承受力逐步推漲。由于距離最高零售限價仍有較大空間,山東等地地方煉廠明日起汽柴油價格或繼續上漲,短期仍有200-300元/噸的上行空間,此輪調價的落地,有利于北方市場負號柴油向0#柴油的正常轉換,在春耕開始后的柴油需求高峰期避免了油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