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議會選舉波瀾不驚 以施壓下美國尋求平衡之道
受"沙特輸油管道爆炸"虛假消息的干擾,3月1日Brent 期貨價格盤中突破11年4月高點達到128.4美元/桶,印證我們前期"Brent
油價可能突破127美元/桶"的觀點。雖上周Brent
原油期貨價格回落1.7%,但伊朗風波各方已進入博弈后期,不確定性加大,任何敏感消息都可能推動油價沖高,我們認為后繼Brent 油價可能上漲至135美元/桶。
伊朗議會選舉進一步強化哈梅內伊的權力。伊朗官方宣布2日的議會選舉投票率超過65%,本次選舉未引發類似09年總統選舉時的抗議活動,路透社報道在已公布的126個席位中(共290個席位),81席為哈梅內伊效忠者,9席為內賈德勢力。
美歐制裁導致
伊朗石油出口受阻。阿聯酋一家銀行明確表示早已切斷與伊朗的交易,外界估計這家銀行11年處理了伊朗石油貿易款項的60%。日本和西班牙已宣布減少從伊進口石油,日本官方數據顯示1月份從伊進口石油同比下降12%。
以色列頻繁向美施壓,為4-6日的美以公共事務年會定調。2月28日以色列表示如果決定向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不會提前通知美國。1日以色列公開聲稱將提前測試反彈道導彈。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向白宮表示將于5日面談時向奧巴馬施壓,促其表態亮牌。
奧巴馬表明對伊核武器的強硬態度,外媒認為白宮仍在尋求平衡點。2日奧巴馬表示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并稱此言絕非虛張聲勢。白宮官員認為此聲明有兩重目的:一是增加軍事打擊的可能性,向伊朗施壓;二是減少以色列采取單邊軍事行動的可能性。2月29日美軍方首次公開談論空襲伊朗。3日美國媒體報道奧巴馬將勸說以色列在未來幾個月內不要打擊伊朗核設施。可見大選當前,奧巴馬需在猶太勢力與高油價帶來的經濟壓力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