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水電煤油氣皆非小事,事事關系國計民生。中新網能源頻道通過“能源周刊”系列報道,從國家政策,到百姓民生,從國際能源糾紛,到國內市場波動,梳理過去一周的能源要聞,回顧值得記憶的能源故事。
中新網2月18日電 (能源頻道 王珊珊)關注本周能源領域,就像將電視鎖定在“美劇頻道”,一條條能源新聞如一部部美產電視劇,情節跌宕起伏、撲朔迷離。
房地產商說:中石化分公司放“高利貸”!中石化說:那是工程款!中石化說:劉明污蔑!劉明說:你拿利息了!廣州自來水公司說:我的成本是27.5億元。廣州物價局說:你多報3.56億!廣州自來水公司說:我沒虛報!專家說:可能是計算方法不一樣。
短缺、污染、浪費,中國水資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終于,我們要采取最為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了。而北京PM2.5治理也開始動真格了將立法,且將環境改善與官員升遷掛鉤。
2月15日 《新京報》:四川中石化回應高利貸質疑 董事哽咽稱一度氣哭
四川中石化銷售公司近日陷入高利貸漩渦。
2月7日,金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原股東向媒體爆料,四川中石化銷售公司旗下四川石化法人代表黃波偽造簽名占有了其公司100%的股權。
四川中石化隨即辟謠,否認存在放貸黑幕。
12日,金鑫房產以劉明為首的三位原股東召開新聞發布會,拿出四川中石化旗下公司向其匯款的憑證,再次指出四川中石化放高利貸。劉明等稱,四川中石化不止有一家下屬公司放貸,而是多家公司互相擔保,利用銀行資金放高利貸,并私分部分利息收入。
14日,中石化召開發布會回應高利貸質疑。四川中石化銷售公司董事長黃久長在發布會上一度十分激動,聲音哽咽,說自己久未回應,只因身在國企。
四川中石化發出措辭嚴厲的聲明,稱劉明及其律師散布大量不實言辭,歪曲、捏造事實,并公布了相關證據,該公司擬起訴劉明。
15日,爆料人劉明委托律師回應稱,不認可四川中石化的說法,對方在污蔑劉明。
對此,四川中石化銷售公司新聞發言人表示,事情真相已經說明,“相信正義將戰勝邪惡”,不會再回應此事。
據黃久長描述,在借到錢以后,劉明夫婦曾感激涕零地說:“書記,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你的大恩大德。”
邦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明俊對記者表示,現在各方爭執的一個焦點是公司股權屬于誰,如果該房產公司是通過合法途徑將股權轉讓給黃波,也就不存在四川中石化向房地產公司借高利貸的問題。
2月15日 《南方日報》:廣州審核發現自來水公司一年多報3.56億成本
備受關注的廣州市水價調整聽證會,將于2月29日下午召開。
聽證方案同時公布的,還有一份《廣州市城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報告》,由廣州市價格成本調查隊對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的經營成本進行審查和核算。記者仔細對比發現,在“年均供水總成本”這一項上,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的上報數是27.5億元,但成本調查隊審查之后,發現實際的年均供水定價總成本為23.93億元,一下子核減掉3.56億元。
1月29日,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向全社會詳細公開了該市供水成本。
廣州市價格成本調查隊表示,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間,他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報送的成本資料和成本核算報告進行成本監審。由于本次成本監審按照國家發改委2613號文件的規定向社會公開,成本項目與企業會計科目存在差異。
而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表示,他們向廣州市物價局提供并向全社會公開的,是企業財務報表,每一項數據都經過廣州羊城會計師事務所審核,數據本身沒有任何虛高的可能。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成本控制及管理方向博士生導師劉運國教授認為,根據目前提供的公開數據和資料看,自來水公司公開的“供水成本”與市物價局公開的“城市供水定價成本”存在差異。供水企業與物價部門在自來水成本核算上存在不一致是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