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當記者來到位于河北省永清縣的華北油田采油四廠別古莊工區采訪時,一組數據給了我們不小驚喜——永22含硫氣田自2006年5月24 日投產到今年2月26日,已安全平穩運行650天,累計生產天然氣6911.7萬立方米,凝析油1.43萬噸,外輸天然氣硫化氫含量控制在每立方米6毫克以下,達到國家一類氣技術標準。
硫化氫氣體具有劇毒、易燃易爆、強腐蝕特點,含硫氣井開采以其高度危險性,令人長期以來無不談“硫”色變。
永22潛山構造,處于廊固凹陷河西務構造帶南端。1979年5月,永22潛山第一口探井永7井鉆入奧陶系,獲得工業油氣流。隨后,永22潛山先后完鉆各類探井、開發井9口,天然氣可采儲量2.96億立方米。由于硫化氫含量每立方米1060毫克,20多年一直未投入開發生產。
進入新世紀,隨著技術工藝成熟和油田開發形勢需要,華北油田公司重新把目光投向永22氣田,有關部門下定決心:馴服硫化氫這匹“野馬”,讓氣田重新獲得新生。
2004年以來,采油四廠聯手油田開發、設計等部門反復調研論證,精心選擇脫硫技術,編制投產、應急預案及安全方案,嚴密組織施工。經過艱苦努力,2006年5月24日,華北油田第一個高含硫天然氣處理站——永22脫硫集氣站一次順利成功投產。
對華北油田來說,高含硫氣田開發屬于全新課題,新工藝、新技術應用和高含硫、高危險性對員工素質等提出了極高要求。針對高含硫氣井開發生產及管理的特殊性,這個廠成立古一接轉站,專門負責永22脫硫站及其下游凈化廠、中轉站生產管理,選拔富有經驗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并通過嚴格考核,擇優錄取,配備技術素質高、反應靈敏的崗位員工。
這個廠組織17名管理、專業技術和崗位員工,分兩批來到富有高含硫氣田開采經驗的四川油氣田,學習相關管理和現場操作技術。崗位員工還到永清采油工區蘇49井、蘇4—1等含硫氣站跟班培訓。
永22氣田硫化氫含量高達每立方米1060毫克,開發過程中不允許有絲毫閃失。為提高解決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這個廠分階段、分重點,集中對相關人員進行崗位職責、采氣技術、硫化氫基本知識、自控技術及硫化氫在線分析儀使用方法、空氣呼吸機、防毒面具正確佩戴和使用等相關知識系統培訓,舉行快速佩戴正壓空氣呼吸器和默畫工藝流程圖比賽,多次組織操作規程、應急預案、防護自救模擬應急演練。所有崗位員工均以優異成績和過硬技術,順利通過考核總驗收,取得上崗資格證書。
氣站投產后,這個廠將應急預案演練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雷打不動。每天上班頭一件事,崗位長的工作就是檢查每個正壓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完好情況。每天崗位員工都要進行呼吸器佩戴使用操作演練;每周班組都要組織崗位人員進行生產操作、應急預案模擬演練,詳細記錄演練步驟,確保每項操作準確到位。
相關人員堅持跟蹤學習,準確掌握現場工藝流程,從每條管線、配電線路走向,到每項生產參數、每個閥門用途,都做到諳熟于心。這個廠在工藝流程圖上對每個閥門進行標號,所有容器標牌,箭頭標明流程走向,便于準確記憶,操作無誤,先后3次組織員工模擬操作,做到人人過關。
過硬的管理是氣站安全平穩運行的保障。這個廠堅持做到“五無管理”——崗位巡檢無漏點、監控無盲點,操作無誤點、數據無錯點,安全無隱患。這個廠從細節入手,從基礎抓起,將全站各項工作全部納入QHSE管理。圍繞防止硫化氫泄漏、天然氣著火、爆炸等惡性事故、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這個廠制定了永 22高壓采氣樹發生泄漏等13項應急預案;以強化技術規范執行為著力點,制定天然氣井開關井操作規程等10項操作規程;圍繞落實崗位責任制,建立13項崗位規章制度,14項生產數據報表資料、臺賬,使永22站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精細管理,嫻熟操作,在永22氣田開發生產中顯示出威力。永22站投產不久,一次,緩沖過濾器玻璃管液位計突然發生爆裂,硫化氫氣體霎時彌漫空中。緊急時刻,當班員工王春、吳付桃沉著鎮定,按照應急預案,迅速穿戴好空氣呼吸器,拿上防爆工具,一個箭步沖上前去,將過濾器上下閥門關閉,避免了惡性事故發生。目前,永22氣田生產平穩順利,永22脫硫集氣站永22、永15兩口井日產天然氣11萬立方米,凝析油2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