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消息,今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珠海泄露管道已于1月15日開始投入試運行,目前每天供氣量為200萬立方米左右,可以滿足春節期間當地居民用氣和部分工業用氣需求,未來將擇機進行永久性修復工程,并加大巡航力度。
上月中旬,中海油旗下珠海橫琴天然氣處理終端附近的海底天然氣管線出現泄漏,受此事件的凈產量影響約為160百萬立方英尺/天(約合2.67萬桶油當量/天)。
元旦之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曾表示爭取春節前完成管道修復工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海油珠海天然氣海管已于1月15日上午投入試運行,16日向下游用戶供氣,在春節前臨時恢復生產。目前供氣量約為每天200萬立方米左右,可以滿足春節期間當地居民用氣和部分工業用氣需求。
下一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將加強臨時復產的監控和管理,擇機進行永久性修復工程。
珠海管道泄漏事后經調查,確認兩個泄漏點由機械外力損傷造成。經現場探查挖沙作業痕跡明顯。中海油深圳分公司表示,泄露點附近常年有挖沙船作業,泄漏管線周圍挖沙痕跡嚴重,有些地方管線出現懸跨海底現象,兩個泄漏點管線“懸空”近一米。
相關負責人稱,中海油日常安排有巡航拖輪對海管定時巡檢,記錄并匯報每次巡檢的結果,發現異常情況會立即向終端報告,及時排除其它作業船只可能對海管造成的威脅。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經常對該區域的漁民、挖沙船人員等進行國家法律法規、海管保護等內容的宣傳教育。
但由于中海油不具備強制執行權力,因此在巡航范圍內即便出現有可能影響管道安全的情況,也只能勸阻,無法強迫船只離開。
該負責人稱,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將增加近岸段海管航標的設置密度、船只巡航的頻率、加寬海管兩側巡檢范圍。同時公司也將積極尋求海事、漁政、安監、應急等相關部門的支持。(淑靜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李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