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政扶持海工裝備
江蘇省政府日前發布《江蘇省“十二五”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其中提出重點發展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和主力海洋工程裝備,確保江蘇海工裝備制造研發和產業化大省的地位。
在這一《規劃》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被列入江蘇省政府“十二五”期間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中在新型海工裝備領域,《規劃》提出將主要面向海洋資源特別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儲運等重大需求,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浮式生產儲卸裝置(LN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臺(SPAR)、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FDPSO)、自升式生產儲卸油等裝備。在主力海工裝備領域,則重點發展提供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運、管理等方面的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超重鋪管船和多用途工作船等,以及為海洋工程平臺和作業船配套的關鍵配套設備與系統。
除此之外,江蘇省還將注重發展海洋利用工程建設裝備,主要依托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規模化重點工程,積極推動海洋利用工程建設裝備產業化,穩步推進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建設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可能改變當前海洋資源開發模式的前瞻性海工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
在產業布局上,江蘇省政府將重點支持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和條件的南通發展海工裝備產業。2010年,南通市造船總量占全國的14%,產值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大造船基地,海工裝備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3,產品覆蓋從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種類,在品種及數量上居國內領先地位。
到去年11月,南通企業共承接各類海工產品近20艘,價值超過20億美元,已超過2010年總量,而且企業手持海工訂單近30億美元。
南通市市長張國華此前接受本報采訪時曾指出,“十二五”期間南通海工裝備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