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家大型光伏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告訴網易財經,每年的冬季是光伏電站裝機的傳統淡季。雖然德國和中國市場在去年年末出現了搶裝情況,但大部分出貨仍在消化前期嚴重積累的庫存,故預計行業需求不會出現大幅反彈,今年一季度行業仍將深陷低迷。
來自官方的態度比企業人士更悲觀,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網易財經:“如今市場紛傳行業遇冷,這種提法是不準確的。造成市場如此局面,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企業有責任,光伏行業的困難非短期能夠解決。”
專注于全球電子制造領域的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23.8千兆瓦,同比增長34%。而意大利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6.9GW,超越德國的5.9GW,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市場。美國將在意大利和德國之后名列第三(裝機量2.7GW),隨后是中國、日本和法國,裝機量分別為1.7GW,1.3GW和963MW。
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光伏業新增裝機量達到1.6GW-1.7GW,比2010年增長200%-220%,并第一次突破“GW”1000MW=1GW)級,成為繼日本之后的又一個國家。更重要的是預計中國2012年新增裝機量將高達3GW~5GW,同比增長100%~200%。
換言之,如果今年中國光伏安裝量可至4GW,則可能超越美國擠入全球光伏業新增裝機量的前三強。
國內市場或將啟動
正泰太陽能科技戰略市場部經理胡皖書向網易財經表示,“去年光伏業情況確實糟糕,但有一點很值得關注,中國國內市場似乎正在啟動。”以李俊峰的觀點,中國光伏業是自陷死地,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被寄托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啟動上。
對此,國內光伏巨頭似乎對此早有準備。去年12月12日,全球最大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供應商晶澳太陽能首席執行官方朋對網易財經表示,與大部分太陽能企業不同,去年晶澳太陽能產品國內外銷售比例接近1:1,國內銷售占比約為47%-48%。
而晶澳去年三季報顯示,去年三季度其出貨量(電池和組件)為445MW,環比上一季度上漲11%。
全球排名第六的光伏企業阿特斯陽光電力總裁瞿曉鏵則對網易財經稱,預計2011年第四季度阿特斯在中國市場的發貨量將創出其公司歷史上的一個新紀錄。“今年我們會在中國市場繼續發力。”瞿曉鏵相當看好中國的光伏市場,“2010年中國光伏裝機量僅500MW,去年預估大概是2GW,一年增長四倍,這增速在全球絕無僅有,預計今年還會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