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被公認為是未來最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發達國家正在把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作為能源革命的主要內容,
光伏產業正日益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爆炸式發展的行業。近年來,東安縣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堅持把發展壯大新興光伏產業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中之重和全縣“1號工程”來抓,制定規劃,出臺政策,全力以赴加以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引進了一批太陽能光伏企業,建成了全省首家太陽能電站且并網發電,光伏產業園被納入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園區行列。到2011年底,該縣太陽能光伏產業總產值可望突破20億元。
加強規劃引導,超前進行戰略部署。產業發展,規劃先行。我縣研究出臺了《太陽能光伏科技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光伏產業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發展方向、發展重點,計劃用2左右的年時間,培育和發展光伏產業企業10家以上,形成產業鏈,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按照規劃,今后五年光伏產業將成為東安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主要增長點。
突出政府主導,推進產學研金用合作。我縣高度重視產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用戶單位的合作。2009年,從西安理工大學引進并成立了湖南天潤
新能源公司等一批太陽能光伏企業,組織實施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垂直一體化行動計劃等一批重點項目。推進光伏企業與中電48所、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省內外一批在信息技術和教研領域實力領先的學校聯合,積極籌建東安光伏產業產、學、研基地,促進科研成果在東安轉化并產業化。同時努力從政策層面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及時梳理重點項目,努力爭取國家和省里政策優惠、資金支持,積極爭取“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貸款和“金太陽示范工程”、“金屋頂工程”等項目,支持和鼓勵銀信部門信貸投入向光伏產業傾斜。
優化產業布局,實現集約集聚發展。把光伏科技產業園作為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重要載體,通過完善園區建設,集聚資源、要素、人才和政策,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支持和服務。東安縣光伏科技產業園占地1200余畝,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自2009年底開工建設以來,已初具規模,實現了光伏產業在產業園的集中投資、集聚發展,規模經濟優勢逐步顯現,有望3至5年內建成一個以光伏發電為龍頭,集硅材料提純和太陽能應用產品技術研發、生產、銷售、觀光與人居于一體的示范性光伏科技產業園,建成國內技術一流、產業鏈條完整、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光伏產業項目集群。
強化人才支撐,不斷增強發展后勁。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我縣始終把培育和引進高素質的光伏人才放在產業發展的重要位置。2009年8月縣里出資90萬元選派了30名優秀的理(工)科大學生到西安理工大學進行了4個月的專業培訓,現已成為全縣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技術骨干。企業每年投入人才培育專項資金200萬元,用于人才引進和員工培訓,中南大學科研培訓戰略合作基地也即將在東安揭牌運營。通過引進一個領軍人才、培育一個創新團隊,發展一批高科技企業,進而帶動一個新興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