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并網困難、產能過剩……諸多問題困擾著風電產業的發展。
風電裝機容量逐年增加,但是增長率顯著放緩。近日,四川新能源產業促進會副會長、研究員級高工李映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依靠政策驅動,風電這幾年發展比較快,從風電產品的供應上來看,目前已經出現過剩的現象。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認為,風電行業在經過近五年迅猛發展后開始回歸理性,由速度/規模導向型發展轉向質量/效率導向型,而這也是風電行業的必然趨勢。
風電降速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2010年中國(未包括臺灣地區)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2904臺,裝機容量18928兆瓦,同比增長37.1%;累計安裝風電機組34485臺,裝機容量44733兆瓦,同比增長73.3%。盡管中國的風電裝機仍維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但與之前連續5年總裝機翻倍增長相比,增長率明顯放緩。
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認為,在國內能源供需矛盾愈加嚴重和電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風力發電在減輕環境污染、調整能源結構和解決偏遠地區居民用電等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從長遠看,風電行業的前景仍值得期待。在產業鏈方面,由于產能過剩等問題,風電整機制造和風電場運營缺乏投資空間,而高技術零部件特別是風電變流器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認為,縱觀整個風電產業鏈,風電整機制造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據統計,目前中國已有超過80家整機生產企業,其中排名前三位的華銳風電(601558,收盤價22.14元)、金風科技(002202,收盤價9.56元)和東方電氣(600875,收盤價25.09元)在我國風電市場的累計市場份額已達到近60%,排名前10位的企業累計市場份額達到85%,而后60余家企業,僅占3.9%的市場份額。因此,風電整機制造廠商面臨的壓力較大,缺乏投資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今年發布了一系列風電相關政策,控制風電產業發展節奏、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意圖越來越明顯。其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指出,風電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預計2020年后,國內現行的風力發電補貼政策將逐步取消、退出。《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收回了地方對風電項目的審批權,進一步放緩地方風電過熱發展的腳步。
李玲表示,隨著補貼終止、國家扶植政策變向及風電行業諸多問題的暴露,風電行業增長空間日益萎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市場的過度競爭、行業技術門檻的提高必然帶來整個行業的整合,今年7月底,大唐集團收購山東華創風能70%股權就是一個信號。通過一系列的市場整合,部分規模較小、過度依賴補貼的企業將面臨退出風險,這對風電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全新的機遇,長期來看將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